钟书阁开直播陪读者“云逛书店”

作者:隋明照 黄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02-12

  □本报见习记者 隋明照 记者 黄琳

  “今天,我来带大家用特殊的方式逛书店――‘云逛书店’。”2月4日,钟书阁芮欧百货店店长原扬用轻松活泼的开场白开启了一场4个小时的直播。这是钟书阁实体店店长在淘宝上做直播的第一场,随后的3天,另外3家钟书阁实体店也开展了直播活动。

  和往年春节期间书店的热闹场景不同,今年受疫情影响,众多实体书店无法开业,为数不多能开业的店铺也冷冷清清,在钟书阁主播们的镜头中,鲜有读者经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用直播来介绍书店、介绍重点图书,是钟书阁的一次全新尝试。

  探索:镜头前的新手主播

  为不同的城市和地段设计不同的店面风格,是钟书阁的特色之一,也让钟书阁的许多书店被赞誉为“最美书店”,成为“网红打卡地”。

  在疫情期间开展的直播中,店面设计成为钟书阁店长主播们介绍的重要内容。在直播中,观众可以看到上海钟书阁泰晤士小镇店的钟书阁大讲堂。据主播介绍,在这个很像教堂的大厅里,办过许多新书发布会、求婚派对和结婚典礼。而在钟书阁芮欧百货店,因为读者大多是白领,镜头里,这家店的装修透出浓浓的年轻与现代气息。在直播中,对书籍的介绍则是重头戏。主播们一边介绍,一边回答直播间里观众的提问。“教辅书能不能发货”“发什么快递”是出现频率很高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着统一的答案――“钟书阁的线上店可以发货,发邮政快递”。

  家长们关心教辅书是否能发货,这是钟书阁决定开直播的一个重要原因。上海钟书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金钟书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疫情期间,为了解答读者们的疑问,也为了给“宅”在家的读者们提供陪伴,钟书阁策划了这次的直播活动。金钟书介绍,由于是第一次组织直播,经验是在实践中一点点积累的。比如,第一场直播中,主播一个人戴着口罩激情澎湃地说了4个小时,实在很消耗体力,所以后来几场直播的时长变短,而且一场直播中让多位员工接棒,店长的压力就小了很多。

  最终,4场直播为“钟书金牌”直播号带来的新粉丝数超过6万。原扬直播的那场有8776人次的观看量,这远远超过了她的预期,这次尝试让她“觉得还不错”,希望之后能在更多平台直播。

  担当:镜头外的防疫志愿者

  在2月7日钟书阁闵行店的直播中,两位店员现场比赛解数学题,钟书阁闵行店店长谢宁一边“监考”,一边引出对钟书金牌教辅的介绍。这个环节其实是提前设计好的,在直播开始前,谢宁写了一份直播脚本,从重点书目到转场设计都有细致的规划。

  在直播脚本中,记者看到,谢宁以做志愿者的感受以及所见作为开场。原来,他通过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平台报名加入了闵行志愿防控服务(支援)队,负责在车站出站口对返沪人员进行区分和疏导。这份工作接触的人员很多,所以每次做志愿者,他都需要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护目镜。志愿服务每个班是6小时,在这6小时里,防护服需要一直穿着。在被问到防护服是不是闷热不透气时,谢宁说:“还好还好,提前预计到了,出门前特意换了薄衣服。”

  说到去参加志愿服务的原因,谢宁说,上海闵行区内有虹桥机场、虹桥火车站、上海南站等人流密集地,防控压力很大。决心去做志愿者一方面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作为民进会员、闵行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秘书长、团市委5A级青年中心项目的掌门人,有义务去做这件事情;另一方面则和他所供职的钟书阁闵行店有关,“我们门店在闵行区,一直受到区政府及街镇的支持与帮助,所以我有义务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期待:镜头后的实体书店

  “在疫情暴发之前,我把书都补好了,把店里的灯也修好了,把地板也拖干净了,结果人‘没了’,这是让人悲伤的事情。”直播中,原扬轻松活泼的话语中透露出无奈。她所在的钟书阁芮欧百货店紧邻静安寺地铁站,过一条街就是上海展览中心,在这个寸土寸金的路段,商场、写字楼、星级宾馆林立。原扬介绍,钟书阁芮欧百货店平时的人流量约为2000―3000,春节期间可能会上涨到3000以上,销售额也会比平时翻10多倍。而今年,她所在的店销售量呈断崖式下滑,人流量“日均20”。

  原扬所在的店,情况还不是最糟糕的,更多的店铺因为商场整体关门根本无法营业。金钟书介绍,钟书阁北京店营业一天后,因整个园区关闭,也停止营业了。

  本来春节假期是实体书店的销售旺季,如2019年钟书阁13家店春节期间半个月的销售额就达到500多万元,但今年受疫情影响,24家店只有3家营业,销售额不足10万元。然而对于实体店来说,不管店面能不能开,人员薪资和租金等固定成本一直存在。金钟书说,钟书阁的24家店,每个月固定成本超过400万元,今年因为闭店,“目前保守估计销售额损失会超过500万元”。

  当然也有好消息传来,目前已经有部分商场给予租户减免租金等费用的承诺。和其他实体书店一样,钟书阁也在期待这样雪中送炭的好消息能更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