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向一流科技出版社迈进

作者:卢培钊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01-09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 卢培钊

  2020年,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初心使命,解放思想,守正创新,坚持学术成果出版、科学知识普及、传播手段创新3个发展定位,培育主题出版、专业出版、教育出版、大众出版4个核心板块,加强内容建设和导向质量管理,探索社会效益首位、“两个效益”统一的体制机制,积极调整产品布局,科学整合出版资源,全面提升经营能力,努力实现出版高质量发展。

  一、突出专业特色,加强内容建设与精品生产。首先,抓好主题出版。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重要时间节点,策划主题出版项目,展现国家在科技进步、乡村振兴、生态文明、脱贫攻坚等方面的巨大成就,策划出版《黄文秀扶贫日记》《中国无人机》《瑶山,瑶山》《加油!我的扶贫大主播》《中国种子》等主题出版项目,担当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其次,厚植专业出版。以国家出版奖项、出版基金、出版规划为标准,继续实施精品战略,高质量完成“十三五”规划项目,积极谋划“十四五”规划项目,统筹作者队伍,充实智库专家,对接一流学科和一流成果,重点在少数民族医药、农业生物、自然资源、岩溶生态、珍稀物种、海洋生物、环保技术等特色领域深入拓展,策划出版《生物学大辞典》《中国野生稻》《东黑冠长臂猿》《中国洞穴动物》《壮医药研究》等图书,以更广阔的视野对接优质前沿成果,提升专业出版能力。再次,提升大众出版。以产品线规划和品牌建设为重点,培育“知了”“小秀美童书馆”和“蜻蜓心理”等出版子品牌,策划出版“中国古动物馆”绘本系列、“去博物馆”等少儿原创科普精品,策划出版“赛思前沿”“知古系列”“巴别文丛”等高端科普经典作品,提高大众图书市场占有率。

  二、聚焦业态创新,加快融合发展与优化升级。结合专业特色和地方资源,探索地方出版社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引导编辑能力转型,努力实现内容和服务的出版创新,高水平办好“广西网络动漫大赛”,推动大赛成果转化,培育动漫创作、推广、运营新生态。全面建设“中小学研学旅行综合服务”项目,围绕标准制订、课程设计及线路运营、教材出版、数字平台、行业服务、营地和基地建设等六大板块进一步大胆探索,将研学项目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布局教材多媒体产品,策划“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数字资源”“青少年心理健康有声产品”“校园足球数字资源”等融媒体项目,深挖资源,促进增量。实施推进“广西数字博物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复合出版”项目。加强有声产品开发,形成产品群,加强电子书销售。

  三、强化精细管理,提高运营能力和经营水平。以精细化为目标,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创新激励机制,提高经营效益。细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考核办法,探索专业出版社“两个效益”统一的运营新机制,深化科技出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以内容生产为中心的运营模式,在更高的层面调产品、调结构、调机制。继续深化以劳动、人事和分配为核心的企业改革,进一步优化薪酬体系,培养专业人才队伍,落实“首席编辑”“工作室”“产品经理”等制度,加大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晋升培养,加强理、工、农、医、数字等专门人才的引进,进一步提高编校人员的占比,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发挥区位优势,力争出版走出去取得实效。依托广西面向东盟国家的区位优势,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以中国―东盟版权贸易服务平台为核心的文化版权贸易服务体系。努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兴市场,着力拓展欧美主流国家,输出一批体现中国特色科技成果和地方文化的版权图书,增强对外文化影响力。实施服务广西边境地区外宣工作的出版项目,提供以科技、健康为主要内容的出版物。

  2020年,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将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守正创新,努力朝着“专业突出、特色鲜明、精品频出、创新强劲”的“专、精、特、新”一流出版社目标迈进,以优秀作品献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高质量发展迎接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