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中国盲文图书馆推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馆藏资源推介展——
无障碍巧思让盲人“看见”抗战史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8-04
北京市盲人学校学生在参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馆藏资源推介展时,积极参与互动。
“我手里有一支冲锋号,哪位同学想摸一下呢?”随着中国盲文图书馆工作人员闫熠然问出这个问题,来自北京市盲人学校的学生都高高举起了手,随后,号角在孩子们的手中被细细抚摸、传递……
这是近日发生在中国盲文图书馆的一幕,孩子们参观的是“‘红色史迹 热血丰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馆藏资源推介展”。为方便视障人士参观,此次展览进行了无障碍设计,说明牌与展板均设置有二维码,扫码即可收听无障碍讲解,展品名字用盲文标出,还放置了许多可以触摸的展品,让视障人士更直观地了解抗战历史。
闫熠然也是此次展览的策划者。她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展览选取中国盲文图书馆馆藏的21部抗战主题作品,涵盖盲文图书、有声读物、无障碍电影等多种品类,从历史事件、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人民战争、国际支援等方面反映抗战历史,希望能将中国盲文图书馆的精华资源推荐给各位读者,同时传递先辈们伟大的爱国情怀和不屈意志,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继续闪耀。
关于可触摸设置,闫熠然说:“一般博物馆的展品都是放在玻璃柜里面,只能看不能摸,但是这个展览因为主要是针对视障群体的,所以特地配置了可触摸的展品。比如,平型关大捷中,战场地形对于理解战争态势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做了平型关的立体地形模型,视障朋友可以通过手摸来直观地了解到八路军是如何利用地形特点成功伏击侵华日军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板的每部分内容旁边都有一个二维码,二维码比展板突出,视障人士可以轻松摸到,用手机扫码后可以自动播放音频内容。
“我特别喜欢展览中介绍的抗日英雄故事!”北京市盲人学校六年级学生傅子鑫参观展览后兴奋地分享道,展览中提到的白求恩、佟麟阁、赵一曼的故事她之前也了解过,“我在广播上听过佟麟阁的孙子介绍他爷爷的故事,我还读过介绍白求恩故事的文章《手术台就是阵地》。我姥爷也喜欢听战争的故事,他听广播、看电视的时候我也跟着听。”
潘俊成在北京市盲人学校读初一,他告诉记者,学校也有自己的图书馆,平时喜欢读有关中医和战争方面的书。听到讲解员提到,史学界出现了抗日战争应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为起点的“十四年抗战”的意见,他说回去要再进一步了解一下“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的概念区别。
非视障读者张洁是看了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 第三季》后了解到中国盲文图书馆参观的。她特意请了一天假,和7岁的女儿坐了两个小时地铁到这里参观。“这个展览站在盲人的角度设置一些小机关、小巧思,不仅提供了耳目一新的体验,同时也有助于观众了解盲人的生活。”张洁带着女儿一起感受凸起的二维码、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
据了解,此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