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侨报》
提升亲和力 打好新“侨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01
“找到了!福建的表亲,找到了!”陈燕飞对父亲陈信吉说。
4月18日,马来西亚闽籍华人陈信吉在深圳参加完展会返程的途中,收到了来自儿子的好消息。凭借2013年《福建侨报》刊登的外祖母照片和《福建侨报》的帮助,陈信吉与福建的表亲完成了跨越10多年的重逢。
创办于1956年的《福建侨报》,自诞生以来就天然具有“侨”的基因。近年来,《福建侨报》树立“立足统战,站位全国,面向全球”定位,扎实开展为侨服务和对外宣传工作。
帮助侨胞寻根
续写跨海亲缘
陈信吉在《福建侨报》的微信公众号后台向福建侨报社发出寻根求助并得到该社编辑帮助找到亲人的故事,是《福建侨报》日常服务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自2022年起,《福建侨报》便以微信公众号后台为依托,为海外华侨华人提供“寻根诉求”的对接,以及跟踪报道和海外传播。
福建侨报社副社长赵凯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两年来,报社接到后台寻根求助数十次,工作人员及时将资料较为完整的诉求10余件与各地相关部门、民间志愿者对接,已成功实现寻根案例5件,有效助力了海内外亲情的重新联结。
“寻根最困难的,就是那‘最后一公里’。”赵凯介绍,由于时代的更迭、社会的发展,许多地名早已变更,导致海外寻根之路困难重重。
福建侨报社与各级侨联组织建立起紧密协作的寻根联动机制,达成信息共享、协同合作,并借助微信“搜一搜”“问一问”模块开设侨乡地名变革专题帖,搜集散落在民间的珍贵线索。“对我们来说,这些都是我们寻根信息的来源,将为我们进一步搭建完整数据库提供重要资料。”赵凯说道。
“我们意识到,有时候侨胞所需要的‘服务’,不在前台、不在流程,而是在一处宗祠、一通电话、一张祖先的照片中静静展开。它没有标准动作,却能触发情感的共鸣。”《福建侨报》记者李敏在回忆起近年的寻根服务工作时写下这样的感想。
福建海外华侨华人遍布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约2000万人。他们大多数与祖(籍)国的亲人素未谋面,却始终心怀一个方向:故乡。为此,《福建侨报》微信公众号特别打造《寻根故事》专栏,以温润笔触勾勒海外侨胞与家乡血脉相连的动人图景。福建侨报社还发挥媒体的传播与宣传功能,联动全球华人构建“寻根”网络,其中每位成员都作为亲情纽带的关键联结者,助力众多海内外家庭实现跨越时空的团圆。
深挖“侨”特色
扩大内外传播阵地
“深耕侨文化资源是我们永恒的课题,如何将这座文化富矿转化为有温度的传播力,是我们持之以恒的破题方向。”赵凯表示,报社正通过多维叙事体系构建,让“侨”字招牌在新媒体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福建侨报》紧跟侨界热点,精心策划专题栏目,凝聚侨界精神合力。
2024年是陈嘉庚诞辰150周年,福建侨报社组织采编团队深入报道“弘扬嘉庚精神、共圆民族复兴之梦”系列活动,创作短视频、评论、长篇通讯、组图新闻等融媒体作品,系统梳理该报近70年来关于陈嘉庚的报道史料,推出“侨报里的嘉庚故事”系列电子特刊展播。
与此同时,《福建侨报》推出《旗帜与光辉》栏目,向各地侨务部门约稿“侨办主任说/侨联主席谈”署名文章,办好《嘉庚故事》经典栏目,持续面向海内外弘扬陈嘉庚以国家为重、以民族为重的品格。
“如何讲好福建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并且让这些故事得以传播,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事。”在赵凯看来,内容要既通俗,又创新有趣,才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除了报道外,《福建侨报》还以策划推出图书的形式,讲侨乡福建的故事,讲福建华侨的故事。
更值得一提的是,《福建侨报》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便开创“借船出海”的对外宣传模式。如今,这一模式正焕发新生机。2024年,福建侨报社与全球历史最悠久的中文报纸之一的马来西亚华文媒体《光华日报》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在内容互换、联合采风、人员交流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至此,报社海外传播“朋友圈”已涵盖菲律宾《世界日报》、匈牙利《欧洲论坛》、南非《非洲时报》等10余家主流华文媒体。
技术革新
加快传统纸媒转型
“在新时代下,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打破传统纸媒的传播边界。”赵凯告诉记者,近年来,福建侨报社也加快了融媒体转型步伐,通过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深化“内容+技术”双轮驱动。
福建侨报社已从单一纸媒拓展至福建侨网及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号、学习强国号、华人头条号等多媒体传播矩阵。开发专属AI数字人主播“福乔”形象,报纸出版当天同期推出专属AI数字人主播读报视频,用户通过手机端即可观看全球大事和侨乡新闻。自上线以来,多个视频阅读量突破10万。
截至今年6月,“侨号”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相比2024年同期净增长48428人,增长138%。
与此同时,福建侨报社还实施了“闽侨记忆”新媒体传播工程,策划发布侨批篇、侨企篇、侨领篇等系列主题周历式短视频,目前已推出系列作品120余篇,全网播放量破5000万。
通过资源整合、内容共创与渠道共享,福建侨报社构建了“央地协同、内外联动”的立体化传播矩阵,建立起辐射全球的华侨华人传播共同体,让福建故事跨越山海,引发海内外同胞强烈共鸣。此外,福建侨报社还积极参与省内主流媒体的《环球侨世界》《四海传福》《闽人智慧》等品牌栏目建设。
“不仅要做信息的传递者,更要当情感的联结者。”赵凯表示,通过织密覆盖五大洲的传播网络,报社正将福建的茶香、侨批、古厝等文化符号,转化为全球侨胞可触可感的情感纽带。
“航空母舰和鱼雷各司其职,我们并非全能,但力求发挥我们的特长,以‘小而美’的坚守践行‘大服务’的初心。”在赵凯看来,利用新媒体为大众提供好的服务,是传统媒体在融合转型中锚定自身价值的必然路径,也是新时代媒体人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