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中华文化的魅力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第十八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奖者扫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6-18
“感谢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感谢你们始终彰显书籍改变世界的力量!”6月17日,在第十八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颁奖仪式上,瑞士兰培德国际学术出版集团首席执行官阿诺德·贝格尔道出了所有获奖者的心声。
在向海外介绍当代中国、推广中国出版物及相关文化产品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多位外籍及外裔中国籍作家、翻译家、出版家,表达了携手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共同使命与愿景。
他们将中国故事融汇笔端
“人类本质相通而文明各异。我们这些以读书、写作为毕生志业的人,肩负着推动国际学术交流的共同责任。作为学者、作家、译者,理解这种差异是我们的天职。”美国作家包弼德说。作为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席教授,他长期专注中国唐宋元明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研究,著有《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历史上的理学》《志学斯邑:12—17世纪婺州士人之志业》等。2005年至今,他代表哈佛大学与北京大学合作,主持建设“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
“我把这份褒奖我过去25年学术工作的殊荣,看作自己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讲席教授、德国科隆大学汉学博士、美国哲学院院士、德国/美国作家柯马丁这样表达获奖心情。他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国古典学研究和世界其他文明古典学研究交流对话,主编“中国文本历史研究”系列丛书(17卷),编有《中国政治哲学的起源》《重访孔子与论语》,并著有《秦始皇石刻:早期中国的文本和仪式》等。
美国作家聂子瑞也是中国日报社高级记者,在中国生活了近20年,曾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相关视频特辑获得全球数千万人观看。他聚焦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联合写作、编撰和审译了近20本关于中国脱贫、救灾和政府政策的英文图书。他说,中国梦也属于全世界,而他的中国梦,就是讲好中国扶贫故事。无论是从规模、范围还是速度上看,中国的脱贫攻坚都堪称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
韩国作家崔溶澈是韩国高丽大学中文系名誉教授,长期致力于以《红楼梦》为主的明清小说与东亚比较文学研究,合作翻译推出韩国首部《红楼梦》全译本等,著有《〈红楼梦〉在韩国的传播与翻译》《〈红楼梦〉解读本》等。
作为南非跨文明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南非作家谭哲理也是南非知名中国问题专家。谭哲理的研究领域包括中非关系、中南关系等。他积极向南非公众介绍中国的政治、历史与文化,代表作品有《南非学者眼中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习近平与新时代欣欣向荣的中南关系》《中华文明研究》等。
日本作家、著名历史学家村田忠禧长期从事中国共产党党史、毛泽东思想研究,著有《日本窃取钓鱼岛始末:史料与考证》《日中领土争端的起源——从历史档案看钓鱼岛问题》等。
他们将中国声音推向世界
“中华文化的魅力,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现任俄罗斯外交部外交学院东方语言研究室主任和俄罗斯外交部高级培训学院副院长的俄罗斯翻译家谢苗诺夫、谢苗诺娃这对“夫妻档”,共同翻译了《习近平讲故事》《学习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怎样治理腐败问题》等书。他们坚信,真正的相互理解源自深入的相知,而图书特别是那些思想性与文化性兼备的作品,正是连接彼此心灵的重要桥梁。
作为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常务副主任、孔子学院理事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俄中友好协会副主席,俄罗斯翻译家罗季奥诺夫长期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和研究,翻译老舍、贾平凹、韩少功等作家作品26部,策划推出《边城文集》《白雪乌鸦》《第四十三页文集》等中国现当代文学译文集。
日本翻译家菊池秀治是外文出版社日文编译部改稿专家,他长期致力于习近平总书记著作、党和国家重要文献日文版翻译改稿工作,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习近平谈“一带一路”》等著作译者之一。
语言是交流的钥匙,翻译是文化的桥梁。埃及翻译家叶海亚·穆赫塔尔是埃及苏伊士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专注于中国主题图书和中国当代文学翻译,积极推动中阿文化交流,译作有《邓小平改变中国——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一带一路:区域与国别经济比较研究》《在细雨中呼喊》《温故1942》《北上》等。
“我们这一辈的人见证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深入交往。这其中,中国扮演了积极的角色,成为大家不可忽视的朋友。”巴西翻译家沈友友也是一位汉学家,还是国际儒联执委、澳门大学教师。他长期致力于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翻译了多部中国古代典籍葡语版本,译作有《〈论语〉通解》《〈庄子·内篇〉通解》《〈道德经〉通解》等。
他们将中国著作远播海外
书籍是世界人民彼此理解、携手前行的重要纽带。
中国出版人的老朋友、印度出版家卡绍尔·高崖是印度通用图书出版社首席执行官,推出了《西游记》《青铜葵花》《图解中国梦》等中国图书40余种,在印度新德里设立中国图书中心,积极展示中华文化,促进中印出版合作和文化交流。
伊朗出版家高拉姆·瑞扎·纽埃是伊朗吉尼亚出版社社长,他积极向伊朗等波斯语国家推广中国图书,推出《习近平扶贫故事》等图书,《草房子》《小城池》《河对岸》等多次获得伊朗重要文学奖项。
突尼斯/埃及出版家芙蓉有个好听的中国名字。作为突尼斯迦太基大学高等语言学院汉语专业负责人、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助理和突尼斯东方知识出版社国际合作部主任,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意义》《长城史话》《故宫史话》《郑和与非洲》《选择:中国与全球治理》等80多种中国图书在突尼斯和阿拉伯国家翻译出版。
55年来,瑞士出版家阿诺德·贝格尔持续推动中国人文与社科学术研究融入全球视野,出版《中华史纲》《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等图书和《周易研究》《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研究》等期刊。他说:“我们期许成为贯通东西方学术出版的文明之桥,让深邃的思想跨越山海,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