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打造多维度阅读品牌,积极推广全民阅读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21
大学出版社作为学术产品提供者与资源桥梁,通过建设阅读推广品牌,融合高校人文、专家、作者资源与读者需求,便捷公众接触高校学术成果。复旦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复旦社)通过构建“内容生产—品牌塑造—传播推广”的全链条阅读生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全民阅读推广模式。在内容端,以学术精品、主旋律著作和科普读物为核心,夯实高质量阅读的基础;在品牌端,通过“书香复旦”文化名片和系列品牌读书会,打造多层次阅读IP矩阵;在传播端,依托书展平台、新媒体矩阵和互动化运营,扩大阅读影响力。
铸就精品:以学术与人文夯实全民阅读内容根基
出版矩阵传播复旦学术
近年来,复旦社成功推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出版物,如“近代名人尺牍汇刊”“中华经典直解系列”“中华经典全解系列”等,以及众多重量级的学术成果,如《〈大公报〉全史(1902—1949)》《复旦大学图书馆藏古籍稿抄珍本》《中华汉英大词典(中)》《中国报刊阅读史(1815—1949)》等,这些出版物为全民阅读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支撑。
弘扬主旋律,精心策划并出版了多部中宣部、教育部等主题出版重点图书,旨在引导读者在阅读中启智塑魂。面对AI时代的挑战与机遇,紧跟科技前沿,推出了一系列科普图书,如《科学驱动的全面健康时代》《计算机教授白话人工智能》等,以帮助读者构建坚实的知识体系。
精品战略提升出版品牌
自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实施图书出版单位年度社会效益评价考核以来,复旦社连年获评优秀,多部力作荣获国家和省部级荣誉。例如,《复旦宋代文学研究书系(第二辑)》等荣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三卷本)》《中国历史地理十讲》等多种图书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陈望道文存全编》《现代肾脏病临床前沿焦点》等获得第十七届上海图书奖;《文艺复兴史讲稿》《唐王朝的贱人制度》《阿托莎的处方笺——乳腺癌的历史与命运》《改变世界的物理学(第五版)》等入选“上海好书”;“新冠疫情下的全民抗疫与健康生活科普”系列图书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特等奖;《古本与今本:现存〈水经注〉版本汇考》《公共城市的地平线:超大型城市治理的问题、特性与逻辑》等10余种图书获上海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转型:数字传播技术变革中的新闻创新——澎湃新闻案例研究》等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多部图书入选国家级外译工程并获表彰,如《告别贫困》(英语版)入选2024年丝路书香工程;《边疆史地十讲》(俄语版)等多种图书入选2023—2024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等图书获2024中国出版“走出去”年度推荐优秀翻译作品;《汉字的魔方》(英语版)入选“第23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推介”的输出版优秀图书100种,成为推动全民阅读、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之一。
创新传播:构建全域阅读推广生态体系
国内外书展发散复旦书香
近年来,复旦社深度参与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海书展及北京图书订货会等文化展会、法兰克福书展、美国AAS书展等国内外重要书展,并以此为支点打造“书香复旦”名片。每年精选近2000种复旦版精品图书,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医学健康等领域,并策划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包括文化讲座、新书发布、分享研讨会及线上互动,内容触及人文社科、传统文化、家庭教育、健康运动等。近年来,我们重点推介“中华经典直解”系列、《公益在心,志愿在行》等优质图书,引领深层阅读与思考;成功举办楹联创作研讨雅集及图书汇展、南怀瑾经典诵读公益活动等,激发参与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推出“健康智多星”系列,普及青少年健康知识。书展期间,邀请复旦人文学者梁永安教授等专家学者,打造线上线下同步的精品共读课,深受读者喜爱,成为书展亮点。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阅读资源和多样文化体验,更在推动书香社会建设、引领高质量全民阅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025年美国AAS书展,复旦社向北美东亚图书馆、亚洲研究学者介绍出版社重点产品,与各大东亚图书馆达成一系列交流合作共识。
读书会品牌IP矩阵建设
复旦新人文共读会:跨界融合的人文思想实验室。复旦新人文共读会于2023年底发起,旨在整合政府、机构及名家资源,面向社会公众推广人文阅读。活动联合浙江省平湖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杨浦区图书馆,邀请复旦知名学者梁永安等担任主讲人,通过“线下讲座+线上直播”形式展开。首期复旦新人文共读会为期一年,包含16场系列讲座,地点涵盖复旦大学、杨浦区图书馆、浙江平湖市博物馆及上海朵云书院等地,内容聚焦《巴黎圣母院》等中外经典及名家作品。讲座不仅展现名家名著艺术魅力,剖析时代焦点,更精心设计专题将经典与当代生活相结合。迄今已完成15场讲座,线下参与超2300人次,直播观看超120万人次,短视频观看约2000万人次,组建了26个共约4000人的读书群,获得《解放日报》、中新社、澎湃、《中国日报》等主流媒体上百次报道与转发,形成颇具社会影响力的阅读品牌。讲座内容正由复旦社深度编辑,进一步制作成图书和音视频产品,以更多元的形式传播人文知识。
复旦近思读书会:经典学术的当代诠释平台。复旦人文底蕴深厚,汇聚众多杰出学者,多为复旦社的作者资源。近思读书会依托此优势,邀请骆玉明、薛人望、钱振兴等教授开展高质量讲座,覆盖科技、经济、健康、历史、文学等多领域,深受书友好评。近思读书会采用“线上直播与线下+线上”联动模式,与上海图书馆、浦东图书馆等合作举办活动。迄今已举办近60场活动(包括2024上海书展9节精品课),吸引约40万人次观看,获媒体超百次报道。2025年,适逢复旦大学120周年校庆,复旦社将整合校内外资源,围绕校史、院史及老校长传记等图书,组织系列读书会,展现复旦红色历史、文化传承及新时代创新精神。
“旦旦研读”:学术新人的知识共创空间。“旦旦研读”是复旦社与校图书馆共创的学术精读活动,旨在推广学术资源,提升读者素养。复旦社作为核心发起方,深度参与图书遴选、内容策划等环节,活动推荐的近百本精读书籍,均由复旦社出版。活动邀请图书作者参与线下交流,深化读者理解,促进学术互动。同时联动校内外专家设计导读资料及延伸书单,拓展阅读深度。成果通过官方平台及合作媒体传播,形成良性循环,助力品牌建设。出版社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并推动活动与高校课程、科研项目结合,探索“出版+教育”模式。活动已开展13期,覆盖近400名读者,带动跨学科学术交流。通过“打卡+心得+交流”机制,培养深度阅读习惯,助力学术新人成长。
全媒体传播赋能阅读推广
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揭晓第八届“大众喜爱的阅读新媒体号”,复旦社官方公众号有幸获选。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高效运营多元化图文自媒体矩阵,成为连接读者与优质内容的桥梁,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除公众号外,复旦社精心打造了包括人民号、澎湃号、微博、头条号和官网等在内的融媒体传播链,每年策划并发布逾千篇推文,内容紧密围绕本社图书核心调性,旨在通过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和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吸引并留住读者目光。得益于这些努力,复旦社年度图文自媒体累计总阅读量已突破1600万次,形成了较强的传播力与影响力。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读者对复旦社内容的认可与喜爱,也是我们持续推动全民阅读、扩大阅读影响的坚实基石。
全方位、体系化的品牌建设,不仅提升了优质内容的传播效率,更通过学术与大众阅读的有机融合,推动全民阅读向纵深发展。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品牌聚合效应,以创新思维激活阅读生态,为书香社会建设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