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倪谦:
解码“书香岭南”品牌建设新图景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21
2024年8月,南国书香节主会场少儿馆展销的童书琳琅满目。 本报记者 徐平 摄
从乡村祠堂里的农家书屋到南国书香节的国际化升级,从数字化阅读场景到旧书循环生态,持续强化内容供给,打造特色阅读品牌,完善全民阅读体系,优化设施建设……近年来,广东各地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阅读和书香社会建设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全面实施《广东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以“粤书·粤读·粤农·粤美”为主线,将全民阅读与文化强省、乡村振兴、国际传播深度融合,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风尚在南粤大地蔚然成风。
日前,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倪谦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省要探索形成“党政主导、市场赋能、社会共创”的多元共建体系,推动“书香岭南”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粤书:
“书香岭南”的出版强音
近年来,广东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决策部署,以系统性思维推进出版领域机制创新,持续强化出版内容建设与行业治理能力,出台《广东省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设立广东出版政府奖,组建花城文学院等专业平台,构建起覆盖选题策划、创作扶持、质量把关、成果激励的全链条保障机制,推出了一系列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精品出版物。图书《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平安批》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图书奖,生动展现重大工程与文化传承的时代交响;《汉语方言学大辞典》摘得中国出版政府奖,彰显学术出版厚度;《澳门通史——从远古至2019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丛书”等16部作品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多维诠释湾区文化特色与发展图景;《可可西里》《乌江引》等作品入选“中国好书”,凸显主题出版的创新表达。这些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优秀出版物,成为岭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鲜活注脚。
倪谦告诉记者,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广东出版战线将紧扣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要求,持续健全选题论证机制,加大优质内容创作扶持力度,推动形成结构合理、质量上乘的精品出版矩阵。加速推进出版与科技深度融合,引导国有出版单位与头部科技企业深化数字出版、网络文学、电竞游戏等领域合作,培育文化科技融合新业态。
粤读:
从湾区走向世界
通过模式创新、资源整合与文化赋能,广东省实现了全民阅读推广的立体化和普惠化,形成了以南国书香节为龙头,广州读书月、深圳读书月、中山读书月为亮点,“书香珠海”“书香东莞”等特色阅读活动为重点的全民阅读矩阵,让“书香岭南”成为城乡共享的文化底色。
近年来,南国书香节规模逐年扩大,分会场数量增至521个,遍布城乡及公共空间,影响力惠及超1.5亿人次;推出“云上书香节”、5G阅读体验等,覆盖海内外超4亿人次;公益惠民措施持续强化,提供购书优惠超千万元,盲文图书展、少儿分级阅读等特色服务惠及广泛群体。
据介绍,广州读书月融合岭南传统与阅读时尚,成功塑造了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城市阅读典范,并于2021年获评全民阅读优秀项目;深圳读书月深化数字转型,打造“年度十大好书”“港深共读”等系列品牌活动,连续5年获评全民阅读优秀项目;中山读书月创新“香山文化云课堂”,打造城乡共读网络,获2023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工程”省级金奖,打造“岐阅书店”城乡共读网络,被列为“广东省乡村振兴文化服务示范案例”。此外,“书香珠海”“书香东莞”等品牌活动,以及韶关、河源、惠州等地阅读品牌,共同推动广东省全民阅读活动深入持续发展。
倪谦介绍说,为响应“建设世界级湾区”目标,广东省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书展,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阅读市场。书展将设立涵盖多国家、多领域、跨文化的展区,并以科技为核心,为阅读赋能;邀请国际知名作者参与,举办高端国际文化活动,揭晓国际阅读奖项,开展国际文化展览及传播活动,打造国际影响力与大湾区特色并行的全民阅读新标杆,全面提升“书香岭南”国际传播效能。
粤农:
果林旁的阅读剪影
广东省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引领,全面推进“新华悦读空间”与农家书屋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阅读服务体系。截至2025年4月,全省建成镇街“新华悦读空间”111家,覆盖21个地市、104个乡镇,并与公共图书馆、学校、文旅景点深度联动;农家书屋总量突破2.2万个,2024年补充更新图书超320万册,年均开展阅读活动2900余场,惠及逾百万乡村群众。
在雷州市南田村,陈瑸故居融入“清端文化”特色,打造廉洁教育基地;在肇庆七星岩,星月里餐吧通过“悦读+文旅”模式,将山水美景与书香融合,成为游客打卡热点。这些空间不仅提供纸质书籍,还引入数字化资源——10万册电子书、6万集有声读物。广州市花都区三华村活化百年祠堂福源徐公祠建成藏书7000余册的农家书屋,年接待读者超3.1万人次,并联动周边学校形成“耕读传家”文化内核。肇庆市封开县大洲镇依托两广源流博物馆建设省级阅读空间,藏书1.5万册,年均接待村民及游客超30万人次,其泗科堪头村农家书屋获评全国“最美农家书屋”。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云庄郑公祠内的农家书屋,通过智能化升级接入市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并打造“有声图书馆”,馆藏图书5000余册,入选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农家书屋创新示范案例。
未来,广东将进一步深化“实体书店+轻餐饮+研学+农产品”多元模式,持续拓展基层阅读空间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文化动能。
粤美:
共建美好阅读生活
倪谦说,广东省委宣传部牵头跨部门组成“书香岭南”全民阅读工作专班,凝聚教育、工青妇等力量共绘书香图景。广东省教育厅以“书香校园”播撒阅读种子,省总工会借职工书屋点亮企业书灯,省妇联携亲子阅读滋养家庭文脉,共同编织出全民参与的公共阅读服务机制。
在书香浸润千家万户的实践中,广东省构建起普惠均衡的阅读服务网络。2024年,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服务人次等指标领跑全国,广深等地持续加码阅读投入。依托《广东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培育千名专业阅读推广人,全年开展线上线下文化活动超15万场,特别为老幼残障群体量身定制充满人文关怀的阅读服务。150座图书馆与3118个分馆构成主干脉络,2772个“岭南书院”“风度书房”等特色空间化作文化地标,让书页间流淌的文化温度触手可及。
今年,“旧书新知”专项推广系列活动在“书香岭南”全民阅读暨广东省2025年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上全新发布。打造“旧书新知”市集,激活二手书市场生命力,通过开展“淘书十三行”等主题市集、南国书香节旧书专区和数字化“新华通读在线”平台,让书香在流转中焕发新生,推动岭南旧书文化融入湾区交流体系,实现文化资源循环利用与全民阅读内涵拓展的双重目标。
当“粤书”架起发展桥梁,当“粤读”走进国际视野,当“粤农”赋能乡村振兴,当“粤美”滋养城乡大地,“书香岭南”不仅成为文化强省的金字招牌,更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可复制的全民阅读发展路径。在这片敢为人先的土地上,阅读正焕发出超越文字的力量。
“我们将认真谋划和完善全民阅读工作思路和举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为重点,健全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的长效工作机制,在南粤大地大力营造共建共享‘书香岭南’的浓厚氛围。”倪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