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出版社低幼读物编辑中心主任罗曦婷:

我给作者自由创作空间作者回馈给我惊喜

作者:本报记者 隋明照 文/摄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3-31

  10年间,天天出版社有5本图书入选原创图画书年度荣誉作品,这5部作品均由罗曦婷担任编辑。


  在前不久结束的原创图画书2024年度荣誉作品发布会暨原创图画书10年发展研讨会上,天天出版社总编辑张昀韬在分享中提到,10年间,天天出版社有5本图书入选原创图画书年度荣誉作品,这5本获奖图书的责编都是同一个人——天天出版社低幼读物编辑中心主任罗曦婷。

  到底有着怎样的能耐,才能让众多精品都出自这位编辑之手?带着这样的好奇,《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了罗曦婷。

  采访从获得原创图画书2024年度荣誉作品的《不能没有》聊起。在研讨环节,众多出版社表达了羡慕之情——能约到绘本界泰斗级人物蔡皋的作品,题材还和之前完全不同,实在是了不起!

  这次让出版界羡慕的合作是如何达成的?罗曦婷说,这要感谢张昀韬总编的独到眼光和信任。张昀韬和罗曦婷到蔡皋长沙的家里拜访,从她的旧画作中挖掘出一组画,那源于她和小孙子的一次对话,那组画童真又充满生活气息,而且和蔡皋此前被大众熟知的传统文化创作主题有着明显的不同。“蔡皋老师被艺术滋养了一生,我们相信她身上还有很多可挖掘的故事。我们在做这本书之前,就抱着出新、开放的想法,就是带着挖掘作者更多元、更多可能性的目标去拜访蔡皋老师的。”罗曦婷回忆,正是因为怀着这个目标,所以她们在看到这组画作时如获至宝,决定推出《不能没有》这本书。在编辑出版过程中,编辑和蔡皋以及蔡皋同为画家的女儿翱子、设计师儿子睿子进行了多次沟通,反复确定细节。一开始这本书的开本没有定得很大,反复测试后发现,还是大开本能更好地呈现蔡皋绘画的艺术感染力,于是选择用大开本进行呈现。

  罗曦婷在采访中多次提到很感谢出版社领导给予她的机会与广阔空间。她是美术科班出身,最开始到天天出版社时做的是美编工作,后来随着社里业务和发展方向的调整,以及领导的远见和支持,罗曦婷有机会开始尝试做图画书选题,于是一边做美编,一边做图画书编辑,因为一开始做编辑是“兼职”,宽容的环境让她有更多空间可以探索,“做一本是一本”。

  在这样放松的环境下,罗曦婷也在大胆尝试突破边界。《辫子》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突破之作。作者黑眯当时刚刚大学毕业,罗曦婷在一次活动中发现黑眯这组插画画得非常好,故事内容也很特别,在出版社的支持下,就请作者改编成了《辫子》这本书,没想到这本书不仅获得了原创图画书2015年度排行榜等行业奖项的认可,还赢得了2015年布拉迪斯拉发插画双年展金苹果奖这样的世界级奖项。

  图画书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孩子织就多彩世界,图画书编辑的想象能力同样重要。入选原创图画书2021年度排行榜的图画书《迷路的小孩》,故事改编自金波的童诗,绘者郁蓉将故事与汉字创意结合起来,把“迷”字拆成了滑板车,根据这个创意,罗曦婷在版面设计方面也贡献了不少想法,用解构的方法穿插一些汉字的创意表达,比如全用“人”字堆成对“人山人海”的表达,把“等”字按笔画拆开,形象地体现等待的漫长。

  在罗曦婷看来,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他们还不识字,更谈不上艺术修养和风格喜好,画面叙事让孩子能看得懂非常重要。她担任责编的另一本书《小雨后》画面简单温馨,很受小朋友喜欢,卖得很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画面表达与文字内容的结合很容易让孩子理解。

  在原创图画书年度荣誉作品10年百部精品展上,记者和罗曦婷拿着她编辑的5本获奖作品边看边聊,这5本书不管是图画风格还是图书呈现风格都很不相同。“我做书跟别的编辑不太一样的是,我不去指导作者的风格和个人表达,风格是作者自然形成的,根本无法去约束。我和作者讨论更多的是故事本身的结构和表达方式,这是一本书的骨架。”罗曦婷认为,图画书编辑不该过分执着于自己的审美要求,因此她在确定作者有能力进行图画表达的情况下,会放手让作者去发挥。罗曦婷举例,《嘿,有一个洞》这本书在前期其实做了很多版本稿子,但她不会坚持一定要让绘者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而是在充分沟通、讨论的前提下,让作者有充分的时间去酝酿情绪和想法,尽量不因为赶进度而去催促,最终,绘者王笑笑在确定思路后很快创作完成了作品。耐心等待的罗曦婷,终于如守护种子的园丁一般,收获了令人惊喜的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