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好“引车卖浆者”的阅读

作者:华玉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3-31

  今春,伏羲书展已连续举办3届。这个区县级的书展开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伏羲文化广场一个临时展棚内,靠近太昊陵,旁边就有庙会。区县级书展能有多少读者?据3月14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今年书展期间,第一天的销售额就赶上了首届书展一周的销售额。细节比数据更动人:有农民拿出塑料袋包着的皱巴巴的钱买书,并婉拒工作人员的打折善意;一读者准备买本《启功书画》,工作人员说这书很专业,买书人答,自己是太昊陵的碑刻工,每天要对着书法作品临摹刻字。

  伏羲书展所在地原本有庙会无书展,首届书展以“千年古庙会,文化新气象”破题,周口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少青在开幕式上发出了“我们每个人是不是养成了健康的读书习惯”“我们通过读书明白了哪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们怎样通过读书来培养和提升良好家风”等六问。

  阅读是个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顺着促进阅读与成风化人的思路,伏羲书展办到今年,更多逛庙会的老年人来看书了,不买书空手而出的人更少了。从很多人手中馍、工艺品、书的“庙会三件套”可以窥见,阅读似乎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是更多“引车卖浆者”的需求在书展被看见、被满足,进而被激活了。

  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到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一脉相传。直达基层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动,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创新。从庙会所在地“生长”出书展靠创新,把书展持续办好更需要创新思维。比如,让更多“碑刻工”有与《启功书画》相遇的机会;让文化企业在与下沉市场深度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火花。推而广之,相信将有更多“伏羲书展”在基层创新中落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