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从三重维度看听花岛的短剧升级之路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3-24
3月14日,听花岛出品的年代温情短剧《家里家外》正式上线。该剧上线3天播放量即破10亿,全网话题量破10亿,并凭借过硬的短剧质量,掀起了“情怀类”短剧的讨论热潮。
无独有偶,2024年10月,听花岛上线的红色主旋律短剧《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用年轻人熟悉的语言和方式,重新讲述严肃的革命历史故事,一周内全网播放量突破1.7亿。
当短剧草莽时代的极端叙事渐显疲态,听花岛以创新、美学、情怀三大要素构筑的精品短剧,实现从情绪宣泄到情感共鸣再到情怀共振的三级跃迁。
回顾听花岛的发展之路可以发现,这家短剧团队一直在以“做出好内容、坚持表达”的心态,打造一部部精品短剧,彰显着短剧制作团队的情怀。
以“情怀”为核心打造精品之作
《家里家外》是一部全程使用地方方言的短剧,主创团队中的制片人、编剧都是四川人,主演王道铁和孙艺燃均为四川籍演员,剧中所有配角、群演均为四川本地人。
“莫浪费时间,救灾要紧!”“你哪个哟?”“莫得事,不用鼓捣娃娃,她还小嘛,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在《家里家外》中,从街边小店的吆喝声到邻里间的聚会聊天,一口地道的四川话还原川渝味道。
同时,这部短剧也采用四川本地实景拍摄,在双流区军工厂、石梯子坡、彭祖山景区、青龙老街、青龙老电影院等场地和景点取景,并融入了中国女排首次世界杯夺冠等时代元素,以及天府可乐、青羊牌电视机等四川特色。
从台词到置景,该剧都营造了浓厚的川渝氛围。此外,该剧在主题立意上也十分有情怀。
《家里家外》的剧情颠覆了传统短剧中姑嫂斗争等设定。高知、时髦的小姑子一开始对嫂子蔡晓艳鄙弃、不屑,在遭受家暴后被蔡晓艳收留和治愈,开始佩服嫂子。女性用坚强的身躯为女性遮风挡雨,展现了女性互助的温暖力量。
亲子关系也以写实手法呈现,女主的儿子主动改户口,要随继父姓;男主的女儿陈爽穿上了女主补成两截的毛衣,笑着说上面是她亲妈织的,下面也是妈妈织的,一件毛衣饱含着两个妈妈的爱。
剧中这样的感人之处还有很多,重组家庭不易,蔡晓艳和陈海清相偎相依,用真情和温暖携手走过漫漫长夜,呵护着这个新家,也感动和温暖了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们。
听花岛精准捕捉观众对于美好家庭关系的向往,通过重组家庭关系去探讨“家”的双重本质:“出生,让我们成为血缘上的家人,而一起经历的事情,让我们成为真正的家人。”
用创新作品探索爆款题材边界
2024年10月,主旋律短剧《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上线。故事从当代大学毕业生苏梅梅的视角切入,讲述她“穿越”到长征途中为红军送物资、见证红军战士一次次浴血奋战的故事,传递温暖而朴素的家国情怀。
该剧用年轻人熟悉的语言和方式,以精品化的制作方式,重新讲述严肃的革命历史故事,是2024年短剧行业中值得关注的创新精品之作。该剧上线后,一周内全网播放量突破1.7亿,全网话题量更是超过10亿是实打实的爆款之作。该剧从创作之初便定位为一部公益宣传片,完全不求商业回报。主创们回顾初心时说道,团队成员实打实想拍一部精品给观众看,提升微短剧的品质。
该剧先后获得了首届“繁星闪耀·微短剧年度盛典”、“2024视听中国马栏山微短剧之夜”年度精品微短剧等诸多奖项。
未来,听花岛将会上线短剧《法官的荣耀》《正义之刃》等。
其中,《法官的荣耀》以平视的视角讲述乡村法官的执法故事,以基层执法人员的“最后一公里”为切入点,带领观众走进真实的基层故事,展现执法硬度的同时,也呈现了其温情的一面。
《正义之刃》是听花岛在题材创新上的一次尝试,悬疑题材剧集中有大量的动作戏和反转剧情。
从2023年底正式入局短剧行业以来,听花岛一直是一个特别的存在,用领先行业的作品为短剧行业扩张领地,探索爆款题材边界。
成长型厂牌听花岛由情绪向情怀升级,完成一次次自我进阶。
听花岛负责人曾强调,短剧精品化并不是以成本衡量,而是要尊重观众、考虑观众喜好,寻找大众想看和创作者表达的交集。未来一年,听花岛还会继续试水千万级别的短剧,尝试更多创新题材,探索短剧精品化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