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将网络小说特色与非遗传承知识相结合,《飞流之上》——
“老”出版社也能撞出“新”火花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2-26
瓷器,既是中国的名片,也是世界的语言。在江西省景德镇市的一个古村落,一群“90后”青年会因为陶瓷而书写怎样的青春?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飞流之上》将视角对准年轻的“飞流团队”,讲述他们在古村落实现个人理想和追求,传承陶瓷技艺的故事。在中宣部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目录中,《飞流之上》是为数不多的网络文学作品。传统出版与网络文学如何相互成就?近日,《飞流之上》责任编辑李梦琦与作者阿彩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专访,畅谈优质网文纸质出版的经历。
为出版社“量身定制”
2023年,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公布,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张越一眼就注意到了其中的《飞流之上》。“当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正想在网络文学方面发力。”李梦琦告诉记者,近水楼台先得月,《飞流之上》的作者阿彩正是江西省南昌市作协副主席徐彩霞,双方见面交流后,便确定了合作意向。
6个月后,《飞流之上》的定稿便出现在李梦琦的办公桌前。“我很惊喜,这是一个好文本。阿彩在故事情节的把握和人物塑造上已经很成熟。”李梦琦了解到,定稿与网络连载版本有所区别。阿彩着重描写了青年人在乡村振兴中的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蓬勃朝气和生动形象。“与传统文学更好地融合,特别是契合当下主题出版的热点,可以说是阿彩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量身定制’的版本。”李梦琦表示。
“我一直想要创作一本现代背景的小说,只是没有遇到合适的、想写的故事。直到我去景德镇,意外知晓了三宝村的故事……那一刻,我知道我想写的现代故事就是它了。”阿彩告诉记者,自己对于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十分热衷,尽管本书写在当代背景下,但主题还是描写文化传承,这与她一直以来的主旨表达是融会贯通的。
“写我们经历的、熟悉的人和事,不仅能够记录下家乡的瑰丽山水,未来对后人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所以创作《飞流之上》是偶然也是必然。”阿彩认为。
编辑与作者双向奔赴
尽管在网络小说创作上,阿彩早已驾轻就熟,但作为她的首部现实题材作品,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新的创作乐趣。《飞流之上》将网络小说特色与非遗传承知识相结合。与以往天马行空的想象不同,阿彩需要将虚构的故事与现实背景紧密结合,更加注重真实感和情感共鸣。因此,阿彩在实地调研和细节打磨上下了一番功夫。
“学瓷、制瓷……与瓷器相关的知识浩瀚如海,我翻阅了大量文献,也请教了许多专业人士,然而越是深入,越是感到自己的渺小与不足。随着对瓷器文化的不断探索,我一方面惊叹于自己所学尚浅,另一方面又被无数与瓷器相关的文化故事所震撼,仿佛每一片瓷片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匠心的温度。”面对如此丰富的素材,阿彩时常陷入选择的困境,到底如何取舍,才能将这份千年传承的魅力淋漓尽致地呈现给读者呢?
资料是枯燥的,网络小说却需要趣味性。“在写《飞流之上》的时候,怎么将枯燥的知识,用简单、有趣的文字呈现给读者,是我在创作时遇到的最大难题。”阿彩表示,为此她时常反复改稿,力求用最简单、最有意思的文字,给读者带来一场非遗盛宴。
在编校过程中,李梦琦也查阅了很多文献资料,充分保留作者语言风格,同时确保整部作品的严谨性、专业性和文学性。
编辑与作者的紧密互动,成就了《飞流之上》的独一无二。经历一年多的时间,2024年12月,该书终于与读者见面。“编辑给了我很多宝贵建议,尤其是在故事结构与细节打磨上。”这一过程也让阿彩深刻地感受到了出版社的匠心,“写作不仅是个人创作,更是一种集体智慧的结晶。编辑的耐心与细致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未来的创作充满信心。”
网文与出版协作共赢
随着传统出版业驶入深度融合发展的快车道,网络文学也越来越重视作品的思想深度与社会价值,探究网络文学与出版之间的内在关联、发展趋向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充分发挥网络文学对于社会文化的塑造作用,越来越成为新时代出版业关注的议题。
在李梦琦与阿彩看来,《飞流之上》能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主要得益于它的主题与视角。
“以景德镇为文学场域,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匠人元素,同时紧贴乡村振兴这一宏大的时代背景,更重要的是作品以‘90后’年轻人为书写对象,这就让这本主题出版类图书有了更多的独特之处。”李梦琦认为。
“网络文学的形式也让故事更加贴近读者,尤其是年轻群体,这种传播力和影响力或是它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阿彩提到。
“近年来,我社努力将网络文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积极服务文化强省建设,推出了契合江西‘四色文化’、讲好江西故事的代表性作品《飞流之上》。作为一家‘老’出版社,我们期待能与之碰撞出‘新’的火花。”李梦琦向记者透露,以《飞流之上》出版为契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将汇集一批有潜力的网络文学作者,打造一支网络文学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