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张颐武:

把准脉 掘深井

作者:本报记者 朱子钰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2-26

  政协调研与学术研究可以形成良性的互动,实现相互之间的转换。

  ——张颐武


  去一线文化企业调研、参加微短剧行业论坛、撰写相关文章……过去的一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的行程表排得满满的。

  “把准脉,有敏锐的眼光,才能够产生新发现;掘深井,想要问题看得深,必须持续追踪。”这几年的履职经历让张颐武感触颇深。2月24日,他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方法论”。


  持续追踪源头活水


  2024年全国两会,张颐武围绕促进微短剧健康发展、以直播等方式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等方向带来了相关提案,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与回应。

  当时,微短剧正处于“黎明期”,张颐武敏锐地察觉到,这将是未来影视和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趋势,但题材重复、价值观局限、质量粗糙、行业不规范等典型问题,也在后续的调研中“浮出水面”。为此,他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建议,并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短短一年时间,正如张颐武所预见的,微短剧走向了爆发期。但跑得越快,许多新的矛盾又随之涌现,又“火”又“乱”的现象,严重制约了这一新生事物的出路。

  “微短剧等领域如同我发掘的一口深井,发现了源头活水,就应该持续深入,不断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研究做透,提升履职效能。”张颐武告诉记者,今年他依旧会为微短剧行业发展建言献策。此外,对于去年关注的直播领域,他会一如既往地拓展调研的深度与广度,“用短视频和直播促进文化消费、经济发展”将是他这次关注的焦点。


  履职与研究相互转换


  作为一名学者,将学术研究与高质量建言有机结合,是张颐武积极践行的方向。调查研究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环节,既是基本功,也是传家宝。“政协调研与学术研究可以形成良性的互动,实现相互之间的转换。”张颐武认为,学术研究要根植于中国社会的土壤之中,着眼社会发展全局,与社会变化紧密相连。而他的许多提案也源于长期研究的心得与成果。

  “根据学术研究搜集素材、资料,找到新的学术增长点,再与实地调查研究、履职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结合起来,提出相关建议。那么二者之间便打通了。”张颐武表示,反过来,沿着扎实调研反馈的新问题,也可以启发我们做深入性的学术研究,并转化为科研成果。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学者的三重职能。在张颐武看来,政协委员的身份,有效拓展了自己为社会服务的路径。“用心履职尽责,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既能促进自我提升,也能为社会发展作出点滴贡献。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平台,我们要倍加珍惜,用心经营。”他表示,将继续把本职工作与政协履职相结合,把准脉,掘深井,为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