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新春走基层”
走深走实又走“新” 融法融技也融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2-25
踩着“春”的鼓点,寻访带着热气的“春之声”。每年的“新春走基层”既是新闻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新闻工作者把握时代脉动、深入践行“四力”、记录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课堂。
年年走基层,如何走深走实又走“新”?在“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新形势下,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在2025年“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持续改文风、转作风,走基层、抓“活鱼”,采写制作了一批导向正确、独具匠心、“深”“活”兼具的轻量化新闻精品,多角度讲述人民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鲜活故事,立体式彰显司法服务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勇毅担当。
以“深”谋划——
聚焦“国之大事”回答时代之问
新闻报道之“深”主要体现在作品的思想深度上。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新春走基层”策划环节紧密围绕党中央的重要决策部署,精心设置以法治化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司法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有分量、有深度的重要议题,充分展现人民法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新进展、新举措、新成效。
一枚“绣花针”,穿起基层社会治理“千条线”。《人民法院报》记者高倩倩来到河北雄安新区中级人民法院和河北省容城县人民法院,以所见所闻采写《“绣花”功夫扮靓雄安城》一文,探寻人民法院推进“网格法庭”建设,以“绣花”功夫织密矛盾纠纷化解第一道屏障,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工作密码。如何为重庆网红景点——李子坝轻轨穿楼附近交通拥堵问题把脉开方,《一份〈法律咨询意见书〉》如实记录了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出台这份关系民生、关乎重庆城市形象的法律咨询意见书背后的动人故事。将笔触延伸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房地产领域,《“221套房子全都卖出去了”》讲述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法院稳妥化解涉房地产纠纷、助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有力举措。
以“特”扎根——
站稳人民立场 把握工作主线
站稳人民立场,把握法院工作主线,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在2025年“新春走基层”中坚持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将镜头对准春节期间仍坚守在岗位上执法办案的法院干警,用心用情谱写新时代司法为民新篇章。
高铁施工噪声扰民,一场纠纷持续6年终于化解。一张大红福字背后,却“缝和”着修高铁把墙炸开的口子。春节前夕,承办该案的法官牵挂着166户村民的噪声补偿款是否到位?《人民法院报》记者孙林林跟随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法官回访当事人,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细节,写下《大红福字“缝”裂痕迎新春》。着眼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所思、所想、所盼,《将心比心解“薪”愁》《业主舒心过大年》《暖心调解 安宅有方》《坐着法治列车回家过年啦》《“青行万里”护长城》等稿件全面呈现基层法院干警开展审判执行、花样普法的工作场景。精准关注困难当事人的司法需求,《司法救助在年关》则展现了湖北省来凤县人民法院启动司法救助程序,有效为群众纾难解困,彰显司法人文关怀。
以“活”点睛——
直击新闻现场 传递司法温度
“脚底板下出精品”。今年“新春走基层”活动中,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大力倡导“短、实、新”文风,记者、通讯员迈开双脚深入现场。每篇稿件虽均在千字左右,却将鲜活场景贯穿始终,把“法言法语”转换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把有意义的事用有意思的话说出来,让读者看到画面、听到声音、如临其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与可读性。
如何把稿件写“活”,写出“现场感”,变无声为有声,要求记者抓住现场的人物个性、精妙的语言。《人民法院报》记者马欣采写的《“孩子可以过个祥和年了,真好!”》开篇便“先声夺人”,“小飞的伤怎么样了?恢复还好吧?最近学习怎么样?”该“三连问”饱含了法官对孩子的关爱,也让一位有温度、接地气的法官形象跃然纸上。该作品被新华社客户端转发,全网阅读量过百万。网友评价,“非常正能量!看到了法院对孩子的关心、对群众的重视”“真是为群众办实事的好法官”。
《“年猪宴”上动真格》直击执行现场,见证了执行干警在人性化执法下,既敦促“老赖”还清了所有欠款,又没有破坏年猪宴喜庆氛围的智慧与担当。该作品全网阅读量31.3万。
以“融”出彩——
构建全媒矩阵 打造创意爆款
策、采、编、发一体化推进,报、网、端、微、号协同发力,全媒呈现、立体传播,也是此次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新春走基层”活动的一大亮点。
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借力新技术赋能传播场景,打造融媒爆款产品《衣柜里的欠款人》。该产品采取“文字报道+海报+AIGC创意视频”的形式,文字重点着墨于执行工作本身的报道,AIGC创意视频将案例故事融入地方文化和庆贺首个“非遗版”春节的氛围里,趣味演绎法治故事,间接展示地方文化,用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方式融入春节申遗成功的庆贺当中。同时添加中英文双语字幕,尝试探索扩大法治作品国际传播辐射范围的可能性。该产品在视频号、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的播放量超47.6万,被《新华每日电讯》、中国青年网、人民论坛网、澎湃新闻客户端等媒体纷纷转载,实现了“破圈”传播。
融媒体时代,吸睛的报纸版式通常需要“形神兼备”。《人民法院报》精心制作推出6个“新春走基层”专版。版面以精简的文字、鲜明的视觉设计脱颖而出,巧妙融入中国结、灯笼等新春元素,渲染喜庆节日氛围,实现了内容独特性、角度新颖性与设计精巧性的和谐统一。
强化融合传播,推动正能量实现大流量。截至2月12日,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共59人参与“新春走基层”活动,记者、通讯员的足迹遍布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各类平台共发稿53篇,总点击量1131万,总转评赞量1.1万,微博话题#法院新春走基层#阅读量2985万,讨论量1.7万。
沉下心、俯下身、察实情、融真情……新春走基层,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调查研究。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精品,积极回应时代之问与人民之问,也为法治中国建设标注一个个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