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恐慌 不如驾驭

作者:朱子钰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2-25


  对于AI带来的巨变,媒体并不陌生。这两年,AI界开启了“狂飙”模式,更新迭代不断。每当有新的现象级AI产品出现,新闻行业都会产生“狼来了”的恐慌,在“是否被替代”的命题中争论不休。身处激烈的变革中,新闻人的心态可想而知。

  几秒钟就可以完成一篇稿件、AI数字人进行新闻播报0失误、一键就能产生精美的创意化视频……这些可感可知的例子,是AI照进新闻业的生动写照。而此次DeepSeek的出现,更是加速了AI重塑新闻业态的步伐,浪潮似乎更凶猛了。

  实际上,AI不可怕,关键是应该如何应对它带来的新变化与新格局。这也是大多数人产生恐慌心理的根源。

  拥抱AI是一道关乎媒体安身立命的必答题。对于行业的主体新闻人来说,更是不可置身事外。所以,面对这一波震荡的冲击,最明智之举便是积极、主动地拥抱、学习。最近,义乌老板用DeepSeek生成文案、小程序生成视频,玩转跨国带货的新闻刷屏。新技术的应用成本不断降低,大众也能轻易掌握,并应用到生活工作中,它与普通人的相处是如此丝滑,“技术平权”的积极意义显现清晰。

  AI越来越强大,不必陷入谁比谁强、谁比谁快的无谓问题中。与其在恐慌中担心被替代,不如做个实用主义者,思考如何与AI协作,帮助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新闻媒体来说,AI让传统的采编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完全可以将自己“解放”,转而投向更多技能的学习。又或者,当高度同质化的AI新闻袭来,记者可以转向深度报道和人文视角,让AI承担重复性的工作,并结合产出超越AI的高质量报道。

  “AI会改变新闻生产流程,但记者的核心价值——对真相的追问、对社会的洞察、对技术的理解,仍是技术难以复制的。未来的新闻行业更可能是人机协作的‘增强模式’,而非替代关系。”这正是新闻当事人DeepSeek的答案。

  DeepSeek之后,肯定还会有更创新、更智能的大模型出现,技术更新的步伐不断刷新人类认知。面对这种情况,恐慌的出路不是抗拒变化,而是重新定义自身在新技术生态中的不可替代性。新闻人要拿起自己手中最强有力的武器,保持深度学习的本质,跟上步伐,驾驭AI,天地会更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