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专家热议电影《出发》——
探寻历史 回望初心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7-24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夕,世界战火纷飞、中国军阀混战,临近师范毕业的学生毛泽东,携学长萧子升徒步千里、漫游民间,见世间万象与民生百态,通过亲身体验探寻世间真相与人生意义,这些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和未来的人生道路。
这一段故事,被写进了电影《出发》中。该片以独特的视角和叙事手法,展现了当时“新青年”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它如同一堂生动的“电影思政课”,让观众在光影交错中感受到历史深度与时代律动。7月16日,在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办,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承办的电影《出发》专家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学者从创作手法、叙事方式、人物塑造、艺术表达、影像风格等多个方面对该片进行了探讨,充分肯定该片在主旋律题材创作方面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对影片在类型与题材创新上作出的探索表示认可。
塑造青年毛泽东形象
电影《出发》以其深刻的历史主题、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制作技术,成为院线电影中独辟蹊径的英雄成长故事。通过毛泽东的观察和行动,展现了他对新旧冲突和国家前途的思考,用较为真实的电影语言塑造了一个可爱可信的青年毛泽东形象。影片中,带有伟人光环的历史人物通过创作者们视听造型的精心打造,将其还原成了有血有肉的“普通年轻人”形象。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认为,该片突破了传统叙述方式,深入展现了青年毛泽东在经历挫折,认清现实后从迷茫到觉醒的成长过程。通过动态展示人物的思想转换和逐渐成熟,唤醒观众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塑造了更加立体、生动的青年毛泽东形象。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研究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原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饶曙光认为,影片如何寻找立足点以及自身调性,是电影创作最重要的核心点。而电影《出发》展现了独特的想象力和作者风格,成功地找到了自己的调性,体现了艺术追求和表达。“影片成功塑造了青年毛泽东的形象,使观众看到一个‘全新’的毛泽东。这样创新的艺术表达拓展了影片的艺术深度。”
“从青年毛泽东的角度展现其成长历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独特视角。”在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看来,虽然原有的素材有限,但主创团队通过收集毛泽东与萧子升二人的信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史实资料,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了从历史出发的再次创作。“毛泽东对于自身精神及体魄的修炼,也通过夜宿水缸、野外生火、渡江救人等具体事件表现了出来。”
同时,尹鸿还认为,通过这一路所见所闻,青年毛泽东也拓宽了他对于社会乃至整个中国现状的认知。“影片展现了毛泽东对于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如何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立住脚跟、文明该如何继续延续等深层次问题的思考,探索了他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这些线索交织在一起,与当代社会产生共鸣,激励年轻人探索世界,感知社会。”
开拓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新视角
跟随着青年毛泽东的步伐,1917年湖南的社会百态被徐徐展开,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清明上河图”。
中国文联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电影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用“生存与民众”“寻觅与问道”“思考与励志”三组关键词总结了自己对于这部电影的体会。他表示,影片描绘了1917年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的生存困境,展现了民众在旧社会的艰难生活。“船上带着孩子投奔当兵丈夫的妇女,众多村民聚集、诉说苦难遭遇的寺院,以及需要护照才能逃荒的民众,都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悲惨现实。影片的灰色基调深刻控诉了旧社会的压迫。”
“电影从青年毛泽东的社会调查出发,开拓了这类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此前未曾发掘的视角,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会长、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主任张思涛表示,影片采用了纪录片风格和散文式结构,通过一连串纯粹、原始的生活画面,以及独立的小故事,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正是随着历时一个半月游学调研的展开,沿途民生百态令人触动,毛泽东逐步意识到周围同学提出的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各地军阀倚仗的武器装备都不是改变中国落后挨打命运的最终选择,不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探寻救国救民的“大本大源”。
而这种以主人公旅途经历构成连续事件的序列模式架构全片,也是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文艺评论委员会秘书长胡建礼所说的“公路片”“历险片”模式。在他看来,这样的架构方式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戏剧性,值得当代青年学子思考借鉴。
探索诗意影像表达
电影《出发》故事线索明晰,内容现实指向明确,乍看似乎与常见的人物传记电影并无二致。然而,一旦进入影片的影像世界,就会从不同层面感受到贯穿全片的诗意。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金一斌提到,电影《出发》采用了较具特色的艺术手法来实现其独到的美学风格,延续和深化了诗意风格,在东方美学体系下讲述了伟人特殊的成长之路。影片通过大量留白和强烈的主观意愿处理,完善了叙事美学风格,具有明显的创新和改革特色。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院长助理、导演系主任、副教授周佳鹂用“卷轴画式的影像艺术”来形容该片。她表示,影片中的绘画性表现出强烈的中国传统风格,其开放性和动态性使得画面充满生命气息。“导演通过自由的摄影机运动,营造出一种既非第一人称也非全然客观的视角,使观众的目光融入画布之中,仿佛置身于传统的中国卷轴山水画中。”
同时,影片不同于传统主旋律电影中对英雄式个体的突出描绘,而是选择将人物舒展地置放在画卷当中,展现出毛泽东的精神成长过程。“《出发》是一部‘诗画一体’的电影,通过对于形式的极限使用,探索了中国诗电影的影像表达。电影不仅展示了青年毛泽东的成长历程,还将中国人的精神力量融入山水之中,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视觉形象,构建了属于中国人的心灵空间。影片对于电影语言的文化传承,以及用山水画的影像形态呈现,最终成就了一首献给青年伟人和中华大地与人民的电影诗歌。”周佳鹂说道。
这部影片的创作风格也让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弛有一种非常新鲜的感受。他表示,从第一个镜头开始,便感受到它与众不同的风格,特别是那种诗画和散文画的影像风格。“整个电影给人的感觉很安静,没有剧烈的冲突,适合细细品味。对于描绘毛主席这样的伟人,以往很多电影都呈现过,但这次全新的表现方式确实令人耳目一新。每一个镜头都像一幅中国山水水墨画,美不胜收,这也许是这部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创作者们追求的目标之一。”
该片由潇湘电影集团、中国美术学院、湖南当燃影业共同出品,已于7月1日在全国正式上映。期待广大观众在影片的感召下,与革命先辈们并肩,勇敢地迈出探索的脚步,追寻那些能够点燃内心火焰的真理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