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间的家》:

探访新时代“桃花源”

作者:邵昱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6-26

  “耕一亩心田,享一个春天……山水间的故乡连接历史和今天……”在这首真挚动人的歌曲吸引下,许多观众关注到了《山水间的家》这档文旅探访节目,并一集一集“追”到了今天。

  《山水间的家》讲述了天南海北48个乡村在新时代十年的巨变故事,生动展现了中国乡村从土房泥路、温饱不济、山水不兴到村美、人美、情更美的绚丽画卷。湖南的石堰坪村激活数百座吊脚楼、糊仓插秧等特色文化,续写坚守与传承;浙江的鲁家村耕耘绿水青山,经营茶园果园和小火车,追寻安且吉兮之生活;安徽的西递村重现粉墙黛瓦、流水炊烟,留住诗意栖居;江苏的礼诗圩村引入数字元素,打造共享菜地、共享厨房、共享空间等共享经济,建设时尚田园……在节目中,我们看到了古老与现代的搭配,看到了传统与时尚的交融,看到了一户户村民的好日子,看到了一个个村庄的新模样。

  节目中,由主持人、文化学者、文艺嘉宾等组成的“山水小分队”走进美丽乡村,深入挖掘地方优质文化资源,深刻剖析乡村振兴密码。例如,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西来镇铁牛村的果园,小分队体验修剪猕猴桃枝叶、采摘果冻橙,同时用废弃的材质制作服装,全方位感受乡村发展有机农业、绿色环保产业的低碳生活方式;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什寒村,当地年轻人围绕黎苗文化开发特色民宿、房车露营等旅游项目,以文旅融合方式带动乡村经济发展,让村庄展现出蓬勃的生机。

  除了就地取材之外,乡村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的发展。如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梅西村,小分队走进火龙果种植基地和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感受田野间的“数字生产力”,观摩病虫害科研成果。跟随小分队成员的脚步,观众也走进特色各异的村庄,看到乡村振兴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资源优势,也有着尚待发掘的潜能,更有着依托现代科技、产业体系等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与支撑。

  同时,节目以家庭为单位,通过与当地居民的对话和互动,展现乡村发展中扎根基层、激昂澎湃的个体力量。山水间有自然的宝藏,有发展的活力,也有家庭的深深牵绊。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油溪桥村,从2010年开始村民们自发治理村中河流污染,保护了村中的生命之源,让村中生活条件焕然一新,同时开发并推广“积分制”,调动居民更强的积极性。“能自己干的事,绝不请外面的人干”,成为当地村民主人翁意识的彰显。各地居民对于一方土地的坚守、对于执着一事的热情,也深深感染着观众,引发大家对朴素价值观的向往与追求。

  除了展现乡村发展面貌、淳朴风土人情之外,对于“吃货”来说,节目也让观众大饱眼福、垂涎欲滴:湖北莫岭村“虾稻之乡”麻辣鲜香、油光锃亮的小龙虾,广西怀洪村“万亩荷田”鲜美优质、粉白脆甜的莲藕,四川石椅羌寨甘甜软糯的橙黄枇杷,河南白庙酸甜可口的猕猴桃,宁夏舟塔红艳滋补的枸杞……试问谁能禁得住如此诱惑?真想让这些美味跃出画面,跳到眼前……

  这些乡村虽然各有各的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美食特色、经济产业,但也有着共通之处,即是人们热爱家乡、努力建设家乡的蓬勃朝气。在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乡村的环境美了、家庭富了、笑脸多了,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村村都是幸福田,家家都是归属地,一山一水都是令人神往的“桃花源”。一幅幅美好的画面背后,熔铸着时代足印、奋斗汗水和梦想荣光。

  在这一次次赶赴美丽乡村的“淘金之旅”中,我们透过节目也更加深刻感受到,我们的根在乡村——乡村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所在,农强才能国强。这一节目也传递出“奋力前行,未来可期,乡亲们的生活定会越来越好,祖国山河也定会愈加美丽可爱、繁荣昌盛”的内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