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在舆论场平衡理性与情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6-25
科技进步升级信息载体,内容生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短视频和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新闻传播方式也在发生显著变化,从过去的正式浏览转向现在的即时观看。大多数人只在短时间内接触信息,因此信息过载与不良情绪放大造成的负面舆论事件时有发生。对此,专业新闻工作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确保传播的信息是准确和可靠的;同时也要掌握如何实现理性报道与受众情感共鸣的平衡,做舆论场的守护者,传播公正的新闻,为受众提供真相。
去中心化生产模式
引发情绪冲突
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报纸和杂志是主要的信息来源,它们提供了新闻、特写、评论等内容,信息的获取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着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及时和个性化。手机推送的通知类信息,成为用户接收信息的重要方式。这些通知往往是基于用户的购物习惯、兴趣偏好和地理位置定制的,因此对于用户来说可能更具吸引力。
这种信息获取方式的变化呈现去中心化趋势,主要表现有:
首先,人们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和新闻聚合应用来获取快速、碎片化的新闻信息。这种变化导致了新闻的专业性需求降低,因为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快速获取他们感兴趣的新闻片段,而不需要订阅整份报纸或杂志。
其次,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焦点变换迅速,热搜效应成为新的现象。大数据颠覆了传统新闻理念,频次高的事件容易成为新闻热点。微博、抖音、知乎、小红书等互联网热搜榜单和传统媒体的头条报道一样,获得了受众的广泛关注。
最后,互联网大厂通过算法推送信息成为潮流。这种个性化推荐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兴趣偏好和社交网络等数据,为用户定制内容。相关企业的分析算法实现个性化推荐,即根据用户画像和内容分析的结果向用户推送最相关的信息或产品。这不仅提升了用户的注意力,也增加了用户黏性。
不过,这种去中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带来了两个主要问题。
一是信息过载与内容单一。人们面对海量信息时感到不知所措,严重地会形成网络成瘾与信息焦虑;个性化推荐可能导致信息单一化。当算法不断根据用户的喜好推送相似内容时,用户接触到的信息范围就会逐渐缩小,从而减少了接触新观点和不同思想的机会。这种现象被称为“信息茧房”,即用户被限制在一个与自己观点相似的信息环境中,难以获得全面的视野。
二是信息真伪难辨与受众情绪失控。个性化推荐还可能加剧受众的情绪化表达。算法往往会推送那些能够引起强烈情绪反应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更容易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并增加用户的参与度。然而,这种情绪化的信息可能会放大极端观点,引发群体性的过激反应。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新闻,如“肥猫事件”等,在引爆舆论场的同时,进一步引发了受众的情绪冲突。
用专业判断
引导公众价值观
正如上述所言,新兴媒体的即时性和人际化传播成为趋势。消息来源多样化,不再局限于官方渠道,个人化且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也能迅速传播。网络上的信息往往缺乏有效的核实机制。在这样的背景下,专业新闻工作者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他们通过专业的新闻采集、编辑和发布流程,为公众提供经过核实的、可靠的新闻内容。
尽管信息的形式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但人们对真实、可靠信息的需求始终不变。因此,当网络上的观点越来越多元,甚至出现对立时,专业媒体工作者就需要及时站出来,用专业的判断来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主流价值观。
首先,专业媒体需要努力滤除情绪和情感的干扰,制作更加理性的内容。这意味着要避免使用煽动性的语言和过度戏剧化的手法,而是提供客观、平衡的报道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媒体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复杂的问题,而不是仅仅迎合受众情绪。
新闻业的专业责任包括求证的道义责任、提供背景知识的责任等等。新闻的使命始终一脉相承,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新闻工作者应具备全局观和敬畏之心,确保报道的真实性,同时在互联网时代保持清醒头脑,不被舆论左右。
其次,媒体需要构建与用户之间的情感共鸣。虽然避免情绪化的信息很重要,但与受众建立情感联系同样关键。这可以通过讲述真实的故事、展现人物的情感经历和价值观来实现。当媒体能够触动受众的内心时,报道就能够更有效地传递信息,并促进受众对重要议题的深入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新闻与故事密切相关。新闻应通过感性故事传递理性价值,但讲故事时难以避免主观性。信息传播总带有主观色彩,关键在于是否实事求是。此外并非所有故事都有价值,只有那些服务主题的有意义的故事才有价值。选择哪些故事写入文章,记者需要判断和取舍。
最后,专业媒体人应建立政府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关系连接点。尤其是面对重大地方舆论报道时,要进行多方求证,做事实真相的挖掘者、真实信息的提供者。媒体人需要通过关注细小事件,在舆论场上扮演不良信息清道夫角色,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展示媒体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关系联结,这也是专业媒体的价值所在。
运用智能工具
更好传播有效信息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内容更需要受众的认可,在坚守理性与情感共鸣的同时,专业媒体工作者也需要关注行业变化。这种变化快速且无法回头,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已能替代简单的文字劳动。所以,新闻工作者需要适应这一变化,学会运用各种数字工具和平台来更有效地传播信息。他们需要理解并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意味着要时刻关注用户的反馈,不断优化内容呈现方式,使之更加贴近用户的习惯和偏好。
在这一过程中,对真实性和价值观的坚持绝不能放松。在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的同时,新闻工作者更应该坚守新闻伦理,确保所传播的内容是真实的、准确的。此外,新闻工作者还应该通过高质量的内容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推动社会的积极发展,因此专业新闻工作者要在求变中寻求不变。
专业的判断力不变。这意味着专业新闻工作者要能够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仅是对事实的简单陈述,更是对背后深层次原因、影响和趋势的分析。这种判断力来源于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对社会的敏锐洞察。
责任感不变。责任感是新闻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品质。新闻工作者必须意识到,每一篇报道都可能对公众的观点、情绪甚至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时必须保持一颗公正、客观的心,避免传播不实信息或带有偏见的内容。
总之,新闻业的核心使命是通过高质量的内容传递真实和价值观,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工作者的专业判断力和责任感是不可或缺的,不仅要适应新媒体的变化,还要在变革中坚守原则,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价值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