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新闻+” 强化“技术+” 提升“造血+”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6-18
2019年6月,浙江省海宁日报社和海宁市广播电视台、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海宁基地服务中心整合设立海宁市传媒中心。融合4年来,从最初的机构改革、薪酬体系改革、内容生产体系改革到置身深度融合2.0阶段,海宁市传媒中心坚持“新闻+”运营模式,强化“技术+”集约整合,提升“造血+”创收能力,突破原创内容生产、技术平台支撑等领域瓶颈,不断增强县级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守正创新 内容为王
近年来,海宁市传媒中心坚守自身定位,不断强化精品意识,2022年在浙江省“舆论引导在线”排名中,海宁市传媒中心媒体融合指数6个月列全省第一,全年总分列全省第一。而传播力、影响力大幅提升的背后,是“高质量、高流量”的原创新闻精品和品牌产品带来的支撑。
——重大主题创新融合。紧扣“共同富裕”主题,海宁市传媒中心策划推出“共同富裕看潮城融媒体寻访行动——潮妹城铁西游记”活动,该项目创意H5参与互动人次超30万,乡村纳凉论坛直播收看人次超5万。尝试用新媒体语言和形态改造传统报道,《内防反弹是最重要的头等大事》是一篇“正襟危坐”的时评,编辑把长句改成短句,标题换成了《转起来,一起守护这份海宁绿》,并设计了系列美图,点击量一举破10万。
——传统板块互补融合。传统电视新闻主播改变话语体系,推出《春娇爱逛》《婷仔跑村》《写信给你》等融媒体栏目,一改“端着”的形象,用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塑造网红主播IP形象,打造移动端视频品牌。纸媒《海宁日报》为强化与用户互动,链接新媒体端内容,推出“看大潮”互动版面,将大潮APP、微信端用户生成内容进行整理、整合后,在报纸端呈现,内容鲜活,形式丰富。
——视频产品黏性融合。坚持以互联网思维不断优化内容品质,始终掌握舆论主导权,制作了大批短视频产品,积极打造正能量爆款,今年以来,《超有爱!小朋友敬礼鞠躬致谢让行司机》《钱塘江岸发现搁浅江豚 浙江海宁多方力量紧急营救》《海宁女大学生每月收千元神秘汇款真相令人泪目》等20余条内容全网阅读量均破百万。
移动优先 技术赋能
当前,新媒体发展的异军突起、互联网巨头争夺重点市场的加速下沉,使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重大变化。目前,海宁市传媒中心客户端、微信、微博、视频号、抖音等“大潮”融媒矩阵总用户数突破200万。其中,大潮客户端是按照县级融媒体中心改革要求打造的本土化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目前下载安装量突破80万,注册用户数超过40万,平均日活1.5万。在常住人口110万人的海宁,相当于海宁全市每1.4个人就有1人手机上安装了大潮客户端。
——强化信息服务。从实践来看,服务类资讯是老百姓的刚需。这也是移动端的落脚点:有用。如大潮客户端关注小微企业,策划推出融媒体互动报道,重聚消费人气。该融媒活动平台关注度50万+,网友留言互动1200多条。
——打造高频应用。融媒体的生产不仅仅是内容的生产,还是技术支持的输出。近年来,海宁市传媒中心加快技术赋能,大潮客户端累计上线智慧停车、潮YOU聘、大潮帮你问、居家医护等30多个功能与板块,积极探索为海宁市民提供从线下到线上的本地化生活服务。
——激发网络社交。互动是客户端的属性,大潮客户端在“互动”中更注重“平台化”打造。成立大潮拍客UGC队伍,开设潮社区互动板块,同时围绕品质生活等重点主题,策划开展“海宁网上元宵灯会”“她‘植’得更好”“大潮送你‘六一’礼物”等各类贴近老百姓生活的线上互动活动,聚焦用户融合,营造用户的获得感、存在感和新鲜感,从而增加用户黏性,总计流量突破3000万。
转型升级 跨界融合
近年来,海宁市传媒中心立足自身媒体优势,在融合转型时通盘考虑,释放“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使媒体融合从单一的新闻宣传向整体同步协同迈进,海宁传媒集团营收实现连年增长。
——创新传统经营。海宁市传媒中心开创美丽乡村工程、展馆改造工程等项目,用“媒体视角”包装、推进大型项目开展;充分运用融媒体资源,寻找新合作结合点,提高移动端创收比例,年均增长10%以上。据统计,近3年来海宁市传媒中心每年为部门、街镇、企业等策划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活动400多场。
——进军智慧产业。海宁市传媒中心在做优原有媒体产业的基础上,把“创新进军智慧产业”作为核心,积极搭建垂直类智慧平台,“潮豆豆”“潮乐居”“潮车惠”等平台相继上线运营。其中,“潮豆豆”平台入驻商家500多家,注册用户突破10万人。同时,积极参与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等领域信息化项目建设,如承接“文明全指数”“民情直通平台”等应用场景建设,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培育全新动能。重点培育文化创意等新型产业,持续拓展产业空间。如全案打造志摩故里IP数字文创项目,设计投产志摩丝巾、志摩诗歌口罩等文创产品,更有志摩故里高端酿造礼盒投入市场销售;2023年组建跨部门潮文创专班,在今年已先后推出文创雪糕、文创月饼、潮袜礼盒等系列文创产品,受到市场和各界好评。
以人为本 激活潜力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放眼未来,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怎样的人才?应该培养怎样的团队?近年来,海宁市传媒中心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创新人才“引、育、用、留”机制,着重培养采编、技术、运营等人才,取得良好成效。
——狠抓专业化职业化提升。海宁市传媒中心自2022年以来以“老带新,熟带生”的模式,挑选业务骨干作为导师,帮助年轻采编播人员提升采访、撰稿、剪辑、主持以及后期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素养,50多名徒弟在指导老师的“传帮带”下,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建立人才成长双向通道。晋升渠道单一、评价标准不公、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制约着人才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海宁市传媒中心探索建立起“管理+业务”双通道成长机制。比如,管理通道主要是在职务岗位方面,针对具有较强的新闻素养、组织协调、团队管理等能力的青年员工,提供从基层到中高层的晋升空间。据统计,海宁市传媒中心(集团)59名中层中,“90后”17人,“95后”5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脱颖而出。而业务通道则主要针对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创新思维等能力的青年员工,提供从普通员工到主任助理、部门总监等职级评定和奖励机制。
——注重关爱留人才留人心。根据事业发展需要,积极引进媒体融合发展所需的紧缺人才,将技术人才作为引才重点。3年来,先后引进高层次人才2名,采编、经营、播音优秀人才30余名,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同时,海宁市传媒中心还根据年轻人的特点,组建10多个工会兴趣小组,如露营小组、美食小组等,让年轻人在工作之余做自己喜欢的事,致力打造积极向上、包容开放、富有创新精神的传媒大家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