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美书店”武汉中心书城的创新发展探索与实践

作者:汤广花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5-22

  《废名全集》出版座谈会现场。


  《咏春调》首发式在武汉中心书城举办。


  “开着坦克来阅读”读书分享活动人气爆棚。


  11位知名儿童文学作家为小读者签名。


  乔叶、王跃文、李修文、张执浩、徐鲁、黄群慧、祝勇、陈磊等120余位文化名人与市民面对面分享阅读感受,《废名全集》《长江档案》《咏春调》《叙事者的远见》和“长江的孩子”儿童文学名家名作系列第3辑等新书首发……4月8日至28日,武汉中心书城作为第二届武汉书展主展场,共开展50余场文化活动,10余万市民读者前来打卡逛书店,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

  “我们一直在探索实体书店可持续发展新思路,武汉中心书城作为由武汉出版集团投资建设的沉浸式文化综合体,正在连接多方资源,打造读者之家、作者之家、编辑之家,希望用阅读点亮美好生活。”武汉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向梅介绍说,武汉中心书城自2022年年底开业以来,积极构建行业交流平台,举办武汉书展、国际绘本展、汉版图书展、武汉城市文化周、武汉诗人活动周、武汉文学周儿童文学专场等文化活动400余场,线下迎来百万读者,线上传播和影响数千万人,已成为推广全民阅读和建设“书香武汉”的重要阵地。4月24日,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上,武汉中心书城荣获“年度最美书店”荣誉称号。


  提供一站式“阅读+”服务,让读者流连忘返


  4月28日下午,家住武汉汉口的王乐带着儿子小宇穿过菱角湖公园,去对面的武汉中心书城参加一场新书首发式。湖上星星点点的小黄花,参差倒映在水上,不时有几只黑水鸡游过。小宇脱口而出:“这是《诗经》里的荇菜,书城的讲座里讲过。”

  小宇口中的讲座,是指武汉中心书城依托“江城科普读库”系列丛书举办的科普讲座,向广大市民普及“身边的鸟”“身边的鱼”“身边的草木”等知识。当天,“江城科普读库”系列第10本书《跟天文学家去观星》在书城首发,该书作者、湖北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毛竹带领读者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观星”之旅。

  “我常常带小宇来书城,一待就是半天。有时看书买书,有时参加阅读分享或手工活动。”王乐说,当小宇在儿童阅读区看书或参加活动时,他就在一旁工作、休息,或找一些文学类书籍阅读,“我们都很受益”。

  同样受益的,还有刚毕业参加工作的丽华。她和好友最喜欢书城四楼的阅读长廊,窗外就是菱角湖公园,春天时绿意盎然,秋天时一片金黄,有时阳光洒在湖面上,也透过玻璃照进书店内,极富诗意,“坐在这里,看看书、发发呆,感觉很舒服”。丽华还常来参加书城的阅读分享活动,“特别是一些名家的分享,总是能更新我的思想,帮助我更好地生活。”“买书时,我一般会叠加使用‘武汉文惠通’和书城的惠民购书券,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划算的。”丽华说。

  武汉中心书城左靠碧波荡漾的菱角湖公园,右接人流密集的万达广场,比邻王家墩中央商务区。事实上,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自开业起,总面积7.2万平方米的武汉中心书城就以建设“读者之家”为目标,为读者提供沉浸式书香之旅。“书城一直在探索覆盖全域、服务全民的发展体系,为各个年龄段的读者提供多元文化服务,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朱向梅表示。

  据了解,武汉中心书城注重以读者为本,将他们的文化体验放在首位,以场景化社交乐园(PARK)、生活美学中心(GALLERY)、新经济实验室(LAB)为功能定位,打造沉浸式文化综合体,提供多元文化空间。四楼书店、八楼江汉书院等特色空间,搭配“顶天立地”的大书架、可观湖景的阅读长廊、投射七彩日光的彩虹走廊,以及取自《诗经》《楚辞》和汉乐府的汉字“帘幕”等,共同构成了别具一格的阅读场景。读者置身其中,移步换景,即可体验书香之美。

  在打造舒适阅读环境的同时,武汉中心书城还提供诸多贴心服务。例如,所有的书籍都提供样书,方便读者翻阅了解内容;常年发放惠民购书券,为读者提供购书补贴福利。

  “自开业以来,书城持续上新,业态、场景、活动都在不断丰富中,希望读者在这里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武汉中心书城负责人介绍说,除了引进咖啡、茶、电影、音乐、艺术、健身等“阅读伴侣”,书城还通过“阅读+”“文化+”,举办展览、音乐会、朗诵会、非遗研学等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一站式满足市民阅读、教育、展览、文娱、休闲、亲子、艺术体验等多重需求。

  例如,在春天,举办武汉诗人活动周、民谣音乐会、声乐沙龙、艺术展览等,用读书声、音乐声惊醒春天;在秋天,举办汉版图书展、金秋菊展研学等,与读者一起沉浸在秋日的书香和花香里。母亲节时,开展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听讲座、读绘本、做香囊、学花艺;中秋节时,开展秋日读诗、博物讲座、创意坊、金秋惠民季。面向孩子及家长,举办亲子阅读月、家庭文化月、童心创阅系列活动、书香研学、长江的孩子读长江——江淘淘读书会、四季亲子绘本共读等系列活动,受到大小读者的喜爱。

  “在书城,无论是老年人、青年人,还是家长、孩子,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也将持续引进更多有意思的内容和场景,和读者一起向光向上,共同生长。”书城负责人说。在小红书等平台上,武汉中心书城被推荐为“武汉最佳书香遛娃地”“全家人的文化周末好去处”,已成为江城文化新地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北评书代表性传承人何祚欢先生欣然为武汉中心书城题赠“读者之家”。


  构建阅读第一现场,让作者宾至如归


  4月8日,在武汉中心书城,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乔叶与湖北省作协主席、武汉市文联主席李修文,以“关注时代价值书写乡土中国”为主题展开对谈。4月10日,著名作家王跃文与读者畅谈“小说里的世相人心”。4月20日,历史文化学者祝勇开展《故宫里的中国》主题分享会。

  4月9日,由南京出版社出版的《长江档案》新书首发式暨专家研讨会在武汉中心书城举行,该书是近代长江档案文献的首次完整汇集影印出版。4月13日,“每当冬去春来——张执浩《咏春调》新书首发式”举行,首发式融合了诗歌、朗诵、音乐、对谈等多种元素和形式,与200位读者一起品读诗与春天。4月22日,由儿童文学作家徐鲁主编的“长江的孩子”儿童文学名家名作系列第3辑首发,现场还向武汉市邬家墩小学的孩子们赠送了图书。

  ……或举办新书首发、品牌发布,或邀请名家开展主题讲座、图书分享,武汉中心书城致力于打造“作家之家”,通过举办武汉书展、国际绘本展、全民阅读大讲堂、“江城晚八点”、武汉诗人活动周、武汉城市文化周、江淘淘读书会等一系列阅读活动,为广大作家提供了与读者交流的活动平台。

  “在这里的每一次分享都让人欣悦难忘。”徐鲁举例说,2023年10月29日,在2023武汉文学季期间,他在武汉中心书城举办《徐鲁美文精选集——弯弯的菱角小船》新书分享会,活动开始前,书城相关工作人员与他和出版社多次沟通,确定分享内容,并选取书中精美的插画,在书城四楼儿童区同步推出主题插画展,还有针对性地招募了一批5—8岁的孩子及其家长来参与分享。

  活动中,徐鲁和孩子们一道分享他记忆中的春夏秋冬,畅谈自然、童年、节气、风物、诗意与故乡。现场,小朋友们积极上台朗读书中精彩片段,也踊跃发言,说出自己心中关于四季的感受,气氛热烈。徐鲁表示,希望小朋友阅读时除了可以享受到文学之美、语言之美,也可以接触到大自然的知识和一些节日风俗,接受传统文化的濡染和熏陶。在现场,读者李女士表示,参加这次活动感到非常幸运,书中描写的很多画面都是她小时候生活的场景,这本书将成为她与女儿两代人沟通的桥梁。

  当天的分享会还通过“书香武汉”、“阅读武汉”、武汉中心书城视频号等平台同步直播,并经《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电视台、武汉发布、长江网等主流媒体和平台传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提及在武汉中心书城的分享,多位作家用“真正的在场”“回到阅读现场”来形容。著名作家马伯庸曾携《长安的荔枝》与读者相约“江城晚八点”大型都市文化夜读活动,分享文学创作的心得体会,现场座无虚席。纪录片《河西走廊》《中国》总撰稿人邓建永在书城举办创作分享会,讲述纪录片创作背后的故事,带领读者一起“重返历史现场”。

  作家王跃文也对在武汉中心书城举办的阅读分享会记忆深刻。2023年11月,王跃文携长篇小说《家山》在武汉中心书城举办读者见面会,与特邀嘉宾李修文、蔡家园,以及广大书友分享他精心构筑的“理想乡”,吸引了很多读者参与。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的罗同学了解到书城举办王跃文读者分享会后,立刻邀朋友一同打车过来,现场购买了《家山》等图书,并排队等待作者签名。

  说起当时的情形,王跃文感慨地说:“当时的活动现场座无虚席,让我特别感动的是,读者朋友们排着长队,尤其是一些年轻的读者,捧着一摞一摞的《家山》来找我签名,让我感觉到武汉真是一座读书之城、书香之城。”

  了解武汉中心书城的作家们都欣然留下墨宝,以示对书城的赞赏与鼓励,例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先生题赠“坐拥书城,其乐无穷”,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跃文先生题赠“大事小说”,著名诗人欧阳江河先生题赠“全国新书首发中心”,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熊召政先生题赠“作家之家”。


  打造行业交流平台,助力编辑快速成长


  4月27日,武汉出版集团在武汉中心书城对邹德清、杨建文、李俊、何小敏、万洪涛等从事编辑工作30年的资深编辑进行表彰。武汉出版集团副总经理、武汉出版社总编辑邹德清说:“武汉中心书城是‘编辑学堂’,为编辑的成长提供了诸多行业滋养。能和作者、读者在这个空间里近距离接触和交流,对编辑来说是一种福分。读者的兴趣、喜好扑面而来,我们感触很深。”

  图书编辑作为出版业的重要角色,是武汉中心书城一直关注和服务的群体。近两年来,书城积极为广大编辑提供学习培训、交流分享的平台,致力于打造“编辑之家”。

  4月8日,第二届武汉书展开幕当天,全国14家城市出版社的好书集中亮相武汉中心书城内的城市出版馆,既供市民读者阅读购买,也供广大编辑观摩学习。当天,武汉出版集团还主办了新时代城市出版高峰论坛,来自全国13家城市出版集团、出版社的负责人以“与时代共振 与城市同行”为主题,分享了近年来城市出版社发展的经验。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马国仓等还为城市出版社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武汉出版社编辑张荣伟说:“通过学习,我对如何深挖城市资源出版更多精品好书有了更多想法,受益匪浅。”

  第二届武汉书展期间,武汉中心书城还设有多个特色展区,在展现阅读之美、文化之美的同时,助力编辑成长。

  书城三楼的2024年全国文史图书精品展,展示了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32家成员单位带来的1000余种图书,既有大部头的古籍资料,也有不少精品文史类图书。此外,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湖北等多个省市新华书店、图书馆、电商平台以及经销商参会交流。

  书城八楼的书籍设计艺术特展,展陈全国200多家出版社的各类获奖作品400余件,其中包含4种“世界最美的书”、40多种“中国最美的书”,一本本装帧设计精美的图书吸引了不少编辑驻足翻阅欣赏。特展期间,张志伟、尹琳琳、张志奇、周晨、张悟静等5位“世界最美的书”获奖者,还通过主题分享讲述了书籍艺术设计背后的故事,与现场编辑、读者一起感受书籍的美学表达。

  在日常运营中,武汉中心书城还通过举办编辑业务培训班、邀请编辑走进直播间分享,并以举办编辑分享会的形式,服务广大编辑成长。

  4月21日,《长江文艺》副主编喻向午携最新作品《叙事者的远见》做客武汉中心书城,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泽龙等以“近景和远见”为主题,为现场的百余位读者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分享会。喻向午表示,此前所经历的文学生涯,在《长江文艺》从事编辑的经历,为自己从事文学评论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王泽龙认为,《叙事者的远见》是喻向午职业生涯与心灵轨迹的自述,也是他从一名普通编辑成长为职业办刊人与有思想情怀的编辑家的镜像,显示了一位文学编辑家十分扎实的理论功底与知识修养。

  中华书局党群工作部主任梁彦曾做客武汉中心书城,为读者讲解《复兴文库》这部大型历史文献丛书的出版意义和阅读方法。湖北教育出版社编辑杨文婷曾携责编的图书《连云山的铃声》,与武汉市蔡甸区作协副主席肖静、武汉市蔡甸区朗诵艺术家协会秘书长周晶展开对谈,引导家长们重视孩子的阅读。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徐竹担任《长江的微笑:中国长江江豚保护手记》新书分享会的主持人,讲述科学家们保护长江精灵的故事。武汉出版社编辑刘从康多次在书城开展科普讲座,包括科普“陶渊明赏的什么菊”,从“菊的文化史”说到书城旁菱角湖公园里生长的菊科植物。

  未来,武汉中心书城还将邀请更多名编辑来开展阅读分享,将其打造成为武汉、湖北乃至全国编辑的重要学习园地和展示推广平台。著名书法家孔可立因此为书城题赠“编辑之家”。

  武汉出版集团总经理、总编辑王卫东表示,今后将以书城为主阵地,推出全国新书首发中心、儿童分级阅读示范区、原版外文阅读区、青少年儿童创阅未来中心、科普创新基地、书香研学基地,持续和读者、作者、编辑一起,共同缔造阅读新场景、新时空,将书城打造成人文精神高地、文旅融合平台、新经济和新消费实验场景以及国际国内文化交流中心。

  (本版图片由武汉出版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