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长篇报告文学《青春的方向》作品研讨会发言摘要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5-21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伟: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极富时代意义、极富传播价值的图书选题。24年前,一批来自保定学院的青年学子心怀梦想、手持户口、背负行囊,不远万里奔赴沙漠腹地,扎根边疆。在他们的感召下,保定学院一批批毕业生沿着他们的足迹,像红柳、格桑花一样扎根西部,奉献青春。他们不仅仅是一个楷模的群体,他们的选择、奋斗、坚守,反映的是当代青年人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信仰,书写的是一代代中国青年接续奋斗的青春史诗。

作为出版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带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这一了不起的群体塑像,用文学的手段,以润物无声的力量感召激励新时代亿万青年进一步践行总书记回信精神,努力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青春报国。

我们邀请了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李春雷创作这部作品,春雷顶风冒寒,辗转3000多公里到新疆采访,倾听亲历者讲述他们的故事,搜寻了许多宝贵线索,获得了大量鲜活、生动、感人至深的第一手资料。我们组建了最优秀的专业团队,拿出了最精干的力量,由花山文艺出版社、河北青年报社共同组织了项目专班。为了打磨精品,作家、编辑、记者齐头并进,各司其职,春雷老师对稿件反复修改完善,记者负责补充采访和核实材料,出版社编辑一个词一个标点地仔细推敲,封面的装帧设计也是历经几十次的调整,对任何细节我们都追求最佳、力求完美。

我们坚信《青春的方向》一定能成为一部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出版精品。 

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关仁山:青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一个人的青春只有与国家的命运相连,与时代发展相伴,才能焕发出迷人的风采。保定学院毕业生20多年来扎根西部,为河北赢得了荣誉,也为当代青年作出了榜样。这个群体的动人事迹很好地践行了总书记的指示,值得大书特书。《青春的方向》做到了思想性、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我认为这部作品将是作者李春雷创作历程上一标志性的作品。

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作品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是对青春方向的引领,更是对人生的一种引领,称得上是一部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内容上,这部作品通过浮雕式叙述,双线并进。主线主要写支教者激情燃烧、无私奉献的青春故事;副线主要写支教者背后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环境。主线带动副线,副线支持主线,两条线交相辉映,自然、贴切。

《青春的方向》不仅为西部支教群体塑像,还描写了家人对他们的巨大支持。比如庞胜利父亲的一封信,特别短,但特别打动人,“你不要老说你不孝,去支教就是最大的孝”;赵艳菊、赵国宝家人为了支持两兄妹,全家搬到了新疆。这些体现了家人对支教者的巨大支持。

作品既写出了青春支教者把青春交给了边疆,用青春建设边疆,同时也写出了他们怎么把青春融入边疆,怎么最后成为与边疆骨血相连的一部分。

《青春的方向》叙述风格清新、清爽,文本里带着天然的、骨子里的文气和雅气,有一种很好的文学美感。

《中国作家》主编程绍武:这部作品不仅是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更是新时代的《青春万岁》。

《青春的方向》通过保定学院支教毕业生的群像,对当代青年人的人生选择进行了具有示范意义的书写和塑造,不仅写出了青年人的正确选择,同时还写出了青年人的行动和奉献。通过读这本书,我们能深刻体会到西部支教、扎根边疆不仅仅是一个响亮的口号,更是一个沉甸甸的行动。

难能可贵的是,这部作品提炼出了当代青年人需要的“精神之钙”。大家也都知道现在年轻人固然是有那种为理想、为事业奋斗的,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正需要《青春的方向》这种优秀的精神食粮对他们进行“补钙”。

从写作手法上,这部作品主要抓住人物来写,一人一像,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动的、鲜活的故事,既写到了他们的工作、教学,也写到了他们的爱情、家庭。青年人的事业、青年人的爱情、青年人的奋斗,作者通过各种小切口,让每个人的故事都更加真实、生动、感人,充分体现了作品的文学性。

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青春的方向》写出了保定学院支教毕业生一代年轻人的家国情怀,这部作品有着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我认为这部作品具有一种引领性,更给今天的青年指明了成长的正确方向——不自暴自弃、妄自菲薄,更不“躺平”,要用实现自我价值去赢取人生。

《青春的方向》现实针对性非常鲜明,是对燕赵古风的弘扬,更是一种文化血脉的传承;同时,这部作品对国家西部计划,几十万大学生支援西部这样一个国家战略,从小切口形象、细节地描写,是一部非常生动、真实的反映西部计划的作品。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莉:我也是保定学院的学生,也曾在那里工作过。所以,我看这本书,感触跟大家不一样。我认为《青春的方向》的好在于让大家重新认识基层师范学校对中国基层教育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这就是这部作品的另外一个意义所在。

西部对于今天的中国文学来讲是一个尚未完整开发,但是又特别值得开发的书写角度。《青春的方向》作者在写作的时候运用了一种非常平实的手法,作者笔下的那个地方没有被妖魔化、传奇化、景观化,也是生活,而且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这部作品不仅强调奉献祖国,更强调了个人生命的价值。这个很难,因为书中的每个人身上并没有戏剧性的场面,没有生离死别,都是很日常的事情,这本书处理得很好,也因此这部作品才有了可信性和说服力。

中国作协创研部研究员李炳银:《青春的方向》题材的进步性、先锋性和思想的崇高性表现得非常鲜明。把一批人真实的青春写得如此精彩,是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书中有很多的细节,比如,写且末的荒凉和寂寞,“一根电线上挂了一个昏昏欲睡的灯泡”;比如,“或许哭不是因为软弱,而是因为坚强得太久了”这种辩证的语言;再比如,支教者到库尔勒下车以后腿软了,他不说旅途劳顿,写的是“新疆的地很软”,这都是非常好的文学语言。书中语句很短,给人一种清新、质朴、自然、生动的阅读体验。这样的作品最能感动人的,真正具有文学性的,是题材人物的先进性加上文学艺术性精粹的精品力作。

书中的故事,没有惊心动魄,看起来非常生活化。由于生活环境的冲突,人生和命运结合起来之后的表现,是一种青春的美丽绽放。这部作品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模范传奇、先进典型,是近些年来少有的好书。 

47dbe5039575f15e7a71ec2f44a9150.jpg


《青年文学》主编张菁:把这部作品命名为《青春的方向》很有意味。青春的方向确实有很多种,我们怎么选择,选择怎样的路径和发展方向,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这本书让我们知道,听从祖国召唤,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我们青春的方向之一。书中的很多实例一步一步映照了这样的想法和理念。我们硬巴巴地喊口号要去西部奉献,远不如这些真实、生动的故事更深入人心,这就是好的文学作品应有的力量。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真实的人和情感。比如,书中写到侯朝茹是出发时在火车站唯一没有流泪的女生,这里面埋了一个伏笔:她为什么没有流泪?其实是因为之前把泪流尽了。这让我读来内心振荡。李桂枝是书中写得最充分的人物,包括她支教后遇到的一些困难,怎么样去管学生,怎么样从看学生到理解学生,最后跟着学生一起成长,这些让我觉得这个群像是非常生动和真实的。再比如写周正国、刘庆霞夫妇,书中说到作者采访刘庆霞时,这样描述,“谈到动情处,抹着眼泪说:‘过去的,不提了,不提了。’ 再问,只是笑一笑,或叹息一声,怎么也不肯再说。 ”所有这些意蕴悠远的表达让我看到了一个个人真实的存在,让我相信他们会用自己的真情不断影响和去打动身边的人,所有这些话语都让我想到契诃夫所说的,要朴素、要真诚,恰恰是这样一些朴素的表达,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青年人在西部的发展之中所作出的贡献。

《人民文学》副主编陈涛:这是一个好题材,我们的报告文学就应该关注那些少有人关注或者关注力度不够的群体。我也是师范生,2001年毕业的时候,我的几位同学也去了西藏支教,我当时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一定要去西藏,有时候我会想他们在那个地方生活怎么样。看了《青春的方向》,我看到了我支教同学的影子,某种意义上我得到了解惑,他们在那个地方如何生活,他们是如何对待生活和工作,他们如何对待那里的孩子,当然还有他们是如何对待人生。书里这些故事很朴素、很生动,就像是拉家常,却非常打动人。主人公们的青春、热血、情怀,也让我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从他们身上汲取了动力和能量,重新回望、审视自己的人生。

中国作协社联部主任李晓东:《青春的方向》立意深远,对采访材料的占有和对生活的体验充分、扎实,显示出一个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对自己多年来所秉持的创作理念的成功实践。

这本书篇幅不是很长,但表达方式和方法很经典。

第一,以典型展现群体。作者选出支教群体中的典型描写,每个典型表现的侧面又不一样,每个典型背后都是好几个人甚至是很多人和他有同样的经历。

第二,历史映照现实。书中用副线穿插了很多历史文化渊源,从而使图书具有了厚重感。保定学院有这么多学生源源不断地去西部支教,是保定学院爱国教育传统对学生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塑造,同时也遥遥呼应着燕赵行侠重诺的传统。地方师专的毕业生,是高等教育人群里面不被重视的一群,但这群人在爱国情怀初心的映照下,依然找到了奉献自己青春热血的地方,并且作出让人瞩目的成绩,这体现了这本书的另一深远立意。

第三,全书语言具有散文性特征。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比如以诗性的语言描写大漠风物,用传统诗歌、民谣词曲烘托气氛,让整部作品充满一种悠远、优美的动人情调。

中国作协创研部研究员胡平:《青春的方向》有3个书里的小细节和语言表述非常好,比如甄记兜拿硬币猜正反面跟同学来争支教名额,结果他赢了,这个硬币他留了一辈子;比如辛忠起父亲知道了自家孩子自作主张报名去西部支教,说“出去就出去吧,到那边好好干”;赵艳菊父亲沉默了一会儿说,“想去新疆就去吧,在哪里工作都一样,何况这是响应国家的号召,支援大西北光荣”。这部作品对于文学性的地方、打动人的地方都抓住了,正因为有这样一大批人甘于奉献,我们国家才能够这么稳步地往前发展,《青春的方向》甚至令我对于整个现实都会发生联想,所以它的思想意义很不凡。

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张陵:一是这个题目非常好,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中华民族振兴的时代,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这一代人青春的方向,所以作品理直气壮、态度鲜明地去讲青春的方向,把握住了时代的高度。二是这些去西部支教的青年顺应了这个时代,他们非常可贵,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可以留在家乡的,但是他们依然响应号召,他们是普通人,不是楷模,作品从普通人身上表达出时代精神,这一点特别好。他们在且末支教的过程中,一点点地坚定和完善了自己的价值观,也收获了成长,难能可贵。三是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高校在引导和教育青年学生在奉献国家、服务人民中起到的关键作用,这些默默无闻、踏踏实实为国家、人民服务的青年才是我们国家的根基和脊梁。最后,作品还表现出新疆少数民族人民的胸怀和包容。

中国作家网总编辑王杨:《青春的方向》是一个有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的书,它展示了一种青春的选择和担当,展示了这些年轻人选择的一种有意义的人生。同时,作品也写出了历史的厚重和现实的变化。书里写到支教姐弟的父母跟他们来到新疆,打算留下看着孩子们建设新疆的时候,有一句话让我很触动,“且末的现在,正构筑着且末的未来!”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在最后春雷老师写到了2024年的西部计划报名,里边有一个学生叫张强强,他是2001年出生的,第一批15个学生去新疆的时候,这名学生还没有出生,我读到这儿的时候还挺感慨的。在当下,到西部去好像是变成了一种新的风尚,张强强的父母和第一批支教老师的父母也不一样,他们不仅没有阻拦,而且很明确地表示,如果发展得好的话,他们就跟孩子过去,这个细节恰恰说明了新时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晖:《青春的方向》人物表现得非常好,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作者就把这个地域的传统文化根基呈现出来了,书中的支教老师们特别有血性,特别明大义,他们践行了总书记讲的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天降大任肯定有很多冲突,几乎没有哪一个主角是顺顺利利家里人敲锣打鼓把他送到西部的,全都有冲突和反差——和家里的冲突,当地环境的反差,这些能够反衬这些人物信念的坚守、意志的坚韧、师德的高洁和情怀的宽广。此外,见微知著的主题彰显,我们从作品中看到了胸怀“国之大者”,也看到了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正确方向。作品语言充满诗意和幽默,每个人的故事,让人看了之后笑中含泪。一部报告文学作品让你情不自禁,那就是好的报告文学,达到了非常强的情感冲击力。

海军创作室作家黄传会:我之前不知道有保定学院,不知道24年前他们有毕业生去支教,也不知道新疆有个地方叫且末县,读了《青春的方向》我觉得这些孩子能去太不容易了,可贵的是他们一待就是24年,没有离开,这是让我感到很震撼的。书中都是平凡的事情,没有惊天动地,没有生离死别,可是看了以后我感觉很真实,能把我带进去,让我很感动。

《青春的方向》这部书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方面表现得非常好。青春没有好多方向,就是一个方向。不是你到英国是一种方向,到美国去也是一种方向,不是的,这些不是方向,是选择,这个方面《青春的方向》表达得很饱满,写到了大爱的东西。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张子影:《青春的方向》中很多人物的细节深深地打动了我,写一群经历相似的人容易有一种同质化的单调感,但春雷老师抓到一些很点睛的、标志性的细节,比如因为没有人帮忙带孩子,侯朝茹带儿子去教室,画个圈让儿子坐在里面,我就很能感同身受。一个人物的性格通过一个小细节就显现出来了。春雷老师没有过多地渲染、感慨,他说完这个事情就放下了,这就是作者非常高妙的地方。年轻人在迷茫、没有方向的时候,不妨看一看这本《青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