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展览衍生出一部图书,并推出多语种版本,《何以中华》——

用100件文物回答“何以中华”

作者:本报记者 左志红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5-21

  如果沉寂数千年的文物开口说话,会讲述什么样的故事?由中国民族博物馆编纂、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一书,用100件精心挑选的文物,回答了“何以中华”这个重大而严肃的问题。

  5月16日,“中华民族共同体史观的书写与传播——《何以中华》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如何阐释和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史观座谈讨论。“立意高远、内容精湛、制作精良”,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在研讨会上用这12个字来评价《何以中华》,与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赞同。

  从博物馆展览到大众化出版、多语种出版

  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学者用“选题独特、角度新颖”来评价《何以中华》一书。选题新在何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黄维忠一语道破:“通过文物来介绍中国历史的出版物很多,但是用文物来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史的,这本书是首部。”

  为什么编纂方是中国民族博物馆?《文物天地》主编朱威认为,背后的原因是“只有从事民族文物工作的人,才有这个视角和视野”。

  《何以中华》主编、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讲述了出版背后的故事。《何以中华》一书脱胎于同名展览,而这个展览是中国民族博物馆承担的国家民委科研课题“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实物表征体系研究”的一项成果。目前,这本书不仅出版了汉文版,还出版了中英双语、汉藏双语、汉彝双语等多语种版本。郑茜说:“从一个展览衍生出一部书,并且出版了多语种版本,这在博物馆界和民族学界还是第一次。”

  郑茜回忆道:“2022年的春天,我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说你们的《何以中华》展览很好,能不能把它变成一本书?这个电话就是四川民族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唐怡打来的,她慧眼识珠,提出了这个创意。最终在泽仁扎西社长、唐怡和编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这本书得以出版。”

  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班班多杰则笑言:“大出版社有大的定位,小出版社有小的作为。有句藏族谚语叫‘炉灶小而火力旺’,四川民族出版社就是这样的出版社。”

  《何以中华》今年1月正式出版,入选3月“中国好书”推荐书目。这本书还是国家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四川省年度重点出版项目、四川出版发展公益基金项目。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图文并茂的《何以中华》,不仅是文物图书,更是理论著作。多位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表示,这部书始终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使用了历史学、考古学和民族学的研究方法,达到物史互证的理想效果。邬书林说:“这部书体现了一部有价值的学术著作的基本要素,那就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文献支撑,其说服力、感染力也就不言而喻。”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认为,这本书构筑了一套物史互证的话语体系,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解读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独特角度,对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降边嘉措表示,这部书立足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的创新和发展,以极高的完成度呈现了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历史进程。

  多位专家提到,这部书可以作为对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大中小学生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史观宣传教育的参考书。

  以通俗化表达让文物“活起来”

  “久在江边站,必有望海心”。编纂者和出版者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创新编排方式,精心打磨语言,让这部通俗理论读物具有可读性,真正做到了使文物“活起来”。如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孟华所说:“《何以中华》将考古资料和历史研究成果转换成了文学性表达、大众化表述,以物史互证的方式构建出‘物’的谱系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

  “花、华山、华夏,这三者之间有关系吗?中华民族的称谓来自何处?”书中在介绍每件文物前,都会先抛出一个问题,这是针对文物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提出的问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读书》栏目主持人兼制片人李潘点赞说:“这样的问题直达读者的心里,用一种悬念式的内容设计,吸引读者去了解这件文物背后的故事。”

  不只问题式设计,故事化讲述也让人沉浸其中。“这是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黑褐色的土层中,突然闪出了一些黄灿灿的金色小颗粒。”这是《文物河姆渡骨耜》一文的开头,让读者不由得想读下去。就像李潘说的,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么宏大的叙事,这部书用小切口和生动细节来让读者感知。

  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喜饶尼玛由此赞叹,这本书为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作出了非常好的示范。

  《中华读书报》原总编辑王玮认为,《何以中华》不仅有重要的主题意义、很高的学术含量,文字也很精彩传神,字字珠玑,读来赏心悦目,适合普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