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应回归精品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4-08

  随着微短剧市场迅猛发展,一些剧情低俗、粗制滥造、同质化严重的微短剧也开始泛滥,带来不少问题。

  价值观功利化。商业霸总与灰姑娘的甜宠之爱,当代绝望主妇的华丽蜕变,有些微短剧依靠复仇、玛丽苏等内容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观众;有些微短剧聚焦婆媳争斗、夫妻矛盾等题材,放大群体矛盾,制造情感撕裂;有些微短剧渲染以暴制暴的不良价值观,混淆是非观念。微短剧的价值观功利化,会破坏平台良好生态,扰乱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秩序,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出现。

  付费套路化。成都一老人最近半年保持着每个月6000元的微短剧付费频率,累计充值金额竟高达4万元。一边是微短剧极易让人上瘾,一边是需充值平台会员或付费购买才能观看全部内容,很多平台付费方式比较隐蔽,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陷入付费陷阱。很多老年人使用手机不熟练,在受到“解锁一集只需 0.9元”等广告宣传诱导后,很难注意到“默认下一集自动解锁”等选项,导致其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被扣费。

  微短剧是个新生事物,也是个增长迅速的文娱产业,绝不能任其泥沙俱下、生态污化。让微短剧回归精品化,远离低俗、快餐式消费的标签,一方面要加强监管,出台审核的细则、标准,实行“黑名单”等信用监管制度,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另一方面行业要保持自律,承担起社会责任,兼顾内容创作与审美价值,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观看与消费体验。如此才能让这一具有庞大流量的“电子榨菜”,发挥正向的娱乐价值和精神价值。

  (4月2日 《河南日报》 王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