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新湘评论》传播党的声音求新求变
年轻态表达 接地气阐释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2-27
“辛小湘”在“指点”微信公众号上参与的“新春走基层”报道。 资料图片
从今年1月开始,“辛小湘”就没有停下来歇息过:1月中旬,“辛小湘”在忙着“评两会”,接着就开始了“新春走基层”;在两个重要活动的前后及间隔期间,“辛小湘”还不忘点评一下“尔滨”文旅“出圈”,关注一下春运与年味儿。
“辛小湘”是谁?其实,它就是《新湘评论》自2023年改版升级后,在微信公众号“指点”上打造的时政ID。
为何要打造“辛小湘”?在“辛小湘”活泼而年轻的面孔背后,《新湘评论》又做了哪些创新与探索?近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了《新湘评论》杂志社社长、总编辑贺弘联。
着眼年轻态
提升话语体系穿透力
不断改文风,创新表达形式,革新话语体系,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键入”网络大小屏、“飞入寻常百姓家”,是近年来《新湘评论》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的重点。
“我们坚持以革新的姿态做好从理论语言向大众语言的转变和从自上而下的‘说教式’理论灌输向自下而上的‘体验式’实践诠释转变。”贺弘联表示,这是《新湘评论》理论宣传上的主动求变之为,也是主动应变之策。
把权威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实现党刊宣传“出彩”“破圈”是每一个宣传战线上的工作者必须直面回答的时代课题。贺弘联举例说道,为了能够做好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报道,《新湘评论》在去年策划推出了“重温经典学调研”系列报道,力求在表达上“轻量化”,以白描的语言再现历史的穿透力和现场感。如《不想当“富二代”的恩格斯,走出“舒适圈”去做工人调查》,从标题到内容都以浅显易懂、形象生动的“轻语态”吸引了众多的年轻受众。
开篇提到的“辛小湘”,其实就是一个更具有标志性、更能引起年轻人共鸣的形象ID。通过“辛小湘”的“差异化表达”,以此抢占“注意力制高点”。对此,贺弘联表示,《新湘评论》以“辛小湘”的ID打造,通过有品质的时政评论赢得用户、发展用户、集聚用户,推出了一批5万+、10万+的时评解读文章,形成了“出圈”效应。
抢占注意力制高点,也不能脱离大众与基层。《新湘评论》坚持践行“走基层”,让群众来谈基层工作与经验。
2023年第23期的《新湘评论》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在组织主题宣传中,改变以往的组稿形式,转而面向省内主要媒体和市州县区融媒体一线工作者约稿,请他们谈经历、谈实践、谈责任,用更加贴近群众需求且短小精悍的实践案例和大众化、通俗化的语言表达来诠释,以“走基层”的视角,实现“接天线”的宣传,“走新”的尝试更收获了“走心”的成效。
借助技术翅膀
提升作品震撼力
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需要党刊持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全面拥抱新技术。《新湘评论》在探索融合报道的新形态上一直在努力赶超。
“在融媒体时代,真正最具影响力的产品大多是平台级的。依托平台特性,形成较为完整的传播生态系统,就能在内容与服务的分发中占据较大主导权,更好地提升用户黏性,最终占据价值链上游。”贺弘联谈了自己对传统党刊借助新技术起飞的思考与做法。
借助微信视频号的风口,“新湘评论”视频号创立并迅速发展,立足党刊定位,讲述红色故事,把握节点节奏,打通了流量“入口”。
贺弘联介绍说,“新湘评论”视频号踩准时间节点,策划推出的如“感悟伟人毛泽东的‘能量’密码”“点到为止”等一系列专题均获得了巨大的关注,系列视频共发布100多个,总流量超1亿人次。其中,视频号制作的《湘水之岸,英木苍苍》单个短视频浏览量达800万,点赞量超过30万。得益于视频号的成功运营,“新湘评论”微信公众号的粉丝量也由2023年年初的5万增长到如今23万。
此外,《新湘评论》在2023年还加强了与湖南省内主流媒体的合作,在新湖南、时刻新闻两个客户端上共建“新湘评论”频道,打通了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上稿渠道,实现了内容的多平台分发和推广,在打造地方新型党刊上迈出了新步伐。
理论阐释不放松
紧扣深化内化转化
无论是语言年轻态表达,还是拥抱新技术推动媒体融合,理论阐释才是基础,是党刊的看家本领。《新湘评论》持续在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通俗化表达上下功夫,注重将理论阐释的“深入”和话语表达的“浅出”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精品力作。
回顾2023年全年工作,贺弘联总结了“三个注重”。
第一个“注重”是注重体系化、学理化。贺弘联介绍说,《新湘评论》在2023年每期推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专栏,以专题的形式就一个理论话题进行集中解读,充分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真理性,也充分展示了杂志社的政治敏锐性。如在2023年8月16日策划推出的《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文经济学”,率先推出了“加强人文经济学研究 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阅读;对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第一时间跟进宣传阐释,推出的《为何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新质生产力塑造核心竞争力》等理论评论文章,均发挥了重要的领航作用。
注重打通历史与现实,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贺弘联总结的第二个“注重”。贺弘联举例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后,《新湘评论》第一时间推出“拥抱民营经济的春天”主题阅读,同时刊登邓小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一文,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的讲话刊发赏析文章,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的重要力量。贺弘联说:“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组织约请中央有关部门领导专家撰稿,结合党的经典历史文献,进行贯通解读,以这种‘穿越+对接’的链接方式增强理论解读的深度、丰富理论宣传的形式,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注重及时学、跟进学、广泛学,是贺弘联口中的第三个“注重”。“我们发挥理论宣传各栏目森林体系的作用,让每一个栏目都充满阐释新思想的强大力量。”贺弘联举例说道,《新湘评论》在《岳麓讲坛》栏目中推出“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新时代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实践”等重大理论研究成果,全力为党的思想理论传播作出原创性贡献;在《实践》栏目刊发一系列贯彻新思想的地方工作的实践经验类文章等。
“总之,为了宣传好习近平文化思想,我们做到了全力量上阵、全栏目协同、全过程聚焦。”贺弘联总结道。
2024年,《新湘评论》不仅仅只有“辛小湘”,还将推出系列有声作品,组织“青年党员读党刊”活动,探索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互动等深度融合,努力打造一个基于“轻量化”的理论宣传“头等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