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主流媒体也可充当AIGC系统开发重要角色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2-27
继去年OpenAI公司出品智能聊天工具ChatGPT后,不到一年半的时间,该公司再次发布一款新内容生产工具Sora,在全球又一次引起轩然大波。
身处受技术影响颇为剧烈的新闻业,我们如何看待Sora?如何做好与其相处的准备?《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新华社高级编辑、AI程序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人工智能委员会主任黄晓勇。
人工智能又向前一步
在传媒行业,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众多采编人员已经用人工智能生成式工具来找线索、搜素材、作漫画、画配图,甚至用它来优化文章结构、撰写深度报道。在融媒体生产方面,AIGC则被用来谋篇布局、美化版面等。
黄晓勇认为,Sora的出现昭示着OpenAI已经走上了更新一代人工智能道路,即从当今“偏差压缩”的大模型道路向新一代真正理解现实世界的“世界模型”道路前进。之后,是否会带来新一轮技术壁垒,这是业界不得不考虑的严肃问题。
在Sora首次发布的48个视频中,“浮动的椅子”“幼狼数量来回变”“吹不灭的蜡烛”等穿帮场面屡见不鲜。但黄晓勇认为,当Sora拼上了“文生X”的最后一块短板之后,人类对于内容生产的所有表达形式已无绝对垄断。
利用Sora优势做深度报道
以前新闻业界有个流行的说法:人工智能没有创意,只能执行简单的、重复性的任务。
但是,黄晓勇介绍,业界有一种倾向性观点,即“Sora们”以后替代的不仅是简单劳动,在深度思考方面亦会露出锋芒,就像AI在下围棋和“智能医疗”方面的成功一样。
黄晓勇表示,从技术上来说,当今以AI“联结主义”所支撑的深度学习系统,利用“算无遗策”“迁移学习”等方法,可能会以人类无法预料的机器创意方式达成目标。因此,在新闻生产领域,采编人员如对于“高级脑力劳动不可替代性”的迷之自信值得商榷。如果采取合作的思路,将“Sora们”的优势与人的深度思考结合起来,做出更好的全媒体深度报道,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当然,在使用“Sora们”时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慎重对待。黄晓勇提示说,由于“算据”的偏向性与算法的刻意引导,将不可避免地带有不同于我们的主流价值观的观念,有些观念还隐藏在图片、文字、视频及排版之中,难以一眼鉴别。因此,当采编人员使用“Sora们”时,需要非常小心其中的价值观问题,以防一不小心“入坑”。
主流媒体可以参与共同开发
在ChatGPT上线后,黄晓勇曾随机采访过约50位媒体从业人员,包括主流媒体和头部平台的内容创作人员。结果发现,他们中有35位已经试用过AIGC的功能,只是对AIGC的态度有所不同。
据黄晓勇介绍,在采访的这些人中,40岁左右的中年人对“Sora们”较为紧张,他们普遍担忧自己的业务积淀会因AIGC工具的到来而价值降低;30岁及以下的年轻人,则多对此抱积极乐观的态度“无非是再学一门手艺罢了”;50岁及以上的资深人士虽然有些焦虑,但不少人表达了“让年轻人去学吧,我也用不上了”的态度。
在AI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当下,新闻界是“静待花开”还是“力促花开”?
对此,黄晓勇表示,新闻界“静观其变”不是最优解。因为,目前在AIGC领域,最大的风险其实是落后的风险,是裹足不前最终被时代大潮抛下的风险。
因此,黄晓勇认为,主流媒体不但可作为“Sora们”的体验者和实践者,还可以充当AIGC系统开发的重要角色,即以领导者(甲方)、需求提出者、测试者、高质量语料提供者等身份参与技术开发,参与开发高效优质的国产大模型服务,在此过程中把握主导权,并将收获的经验和认识应用到媒介相关产业。另外,主流媒体也可以承担AIGC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即在推进AIGC应用的过程中,共同为飞奔的“Sora们”套上缰绳,有效防范造假、价值观偏向、“黑箱”、“隐私泄露”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