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宏:阅读与生活是创作的泉源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31
赵丽宏展示其散文自选集。 本报见习记者 商小舟 摄
“我创作的源泉,一个是阅读,一个是生活。”7月28日,著名作家赵丽宏携新作散文自选集《江芦的咏叹》亮相第三十一届书博会北京展团主舞台活动区,与现场读者展开分享互动。
《江芦的咏叹》由北京华景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策划,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我想带来一部与我之前的书都不一样的作品,它是一部可爱的书,一部纯粹的书,一部更适合年轻人读的书。”赵丽宏说。
为了走近年轻人,赵丽宏在这部作品中加入了自己的诗画与朗诵音频。虽然自称“不是专业的画家”,但是翻开这本书,每一份手写的寄语与手绘的插画都让读者倍感亲切与真诚。正如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孙思在寄语视频中所说,赵丽宏的文字自带阳光和雨露,祥和而润泽,它们如春风般在每一篇散文里温暖地、含香地活着、流动着,通过这样的作品带给读者灵动与纯粹的审美体验。
在作品分享过程中最让赵丽宏感到惊喜的,莫过于自己的多年好友、作家徐鲁偶然路过现场,成为分享会的“特邀嘉宾”。“赵老师的书影响了几代人。除了作品中饱含的深情之外,他用最纯正的语言,让孩子们感受到汉语之美。”徐鲁说道,“孩子们正在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学习语文,阅读这样的作品,能够让他们增加对母语的尊重与热爱。”赵丽宏对此表示十分赞同:“汉字是最美妙的文字。能够用汉字写作,我感到非常幸运。所以我们的家庭、学校、出版家、书店以及整个社会,都要培养孩子对于汉字的亲近感,让孩子们从小就能够通过汉字,感受生命的美妙、世界的辽阔,以及年轻的希望。”
“我们现在的书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面对现场观众的提问,赵丽宏的这番回答道出了当下读者“阅读选择困难症”的一个原因。“大人们首先要成为爱读书的人和会读书的人,和孩子一同成长。”赵丽宏以自身经验为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为孩子打造过许多个书架,亲自挑选好书放进其中,确保“出现在孩子面前的书都是好书”,从而引导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成为热爱生活、善良正直、拥有独立思想的人。
有了阅读的积累,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赵丽宏现场“支招”,建议家长培养孩子们写日记的习惯,“让孩子们用自由的表达,书写自己的生活。”在赵丽宏看来,通过写日记,孩子们把经历和热爱用自己的思考和文字记录下来,从而让感兴趣的东西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有了日常的积累,就不会在面对写作的时候产生畏难情绪而无从下笔。”
“这是一届组织有序、读者参与度很高的书业展会。”谈及参加本届书博会的感受,赵丽宏感慨道,“我是第二次来到济南参加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会场为新书举办的几次发布会和研讨会都非常成功,也与济南以及全国各地的读者、出版界人士有了很好的交流互动。”
“在展会上举办活动,主要的收获就是和读者的交流。”分享会结束后,该书的签售持续了半小时之久。“读者们踊跃参加签售,这是作者与读者进行互动交流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赵丽宏颇有感触地说道,“很多读者一边等我签名,一边向我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的签售,有书卷气而无商业气。”
现在的赵丽宏正处于完成了几部创作的休整期,接下来计划多读一些书,写一些短文。“希望书博会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多方便和福利,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也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够在书展中看到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新变化与新气象。”谈及对于书博会的期待,赵丽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