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形势政策教材编写的五个着力点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6-27
核心阅读
形势政策教材编写应站得高、看得远、挖得深,以学术的态度讲思想讲理论,用经典理论的学理框架去分析问题,辞达理畅、言近旨远,给人解惑、让人“解渴”,以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触动灵魂、引发共鸣,促使学生体会到党的创新理论的强大逻辑和实践伟力,实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正达到让理论掌握读者、让读者掌握理论的目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抓好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就思政课和教材建设多次提出明确要求。形势政策教材是思政课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写形势政策教材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增进认同、丰厚学识、拓宽眼界、明辨是非、夯实三观作为着力点,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通过展示发展成就使读者增进认同
认同问题是形势政策教材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在青少年学生思政课教育目标中,政治认同就作为核心素养位列其中。形势政策教材编写应抓住坚定“四个自信”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这个关键,把讲成就和讲道理、讲事实和讲逻辑结合起来,立足实践悟思想,透过成就强认同。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彰显蕴含于其中的坚定理想信念、真挚人民情怀、高度历史自觉、鲜明文化导向、无畏斗争精神、深厚天下情怀,引导学生体悟党的领导的先进性、国家制度的优越性、道路选择的正确性,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帮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到月是故乡明、风景这边独好”,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进而主动在国家、民族发展的伟大历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通过阐释创新理论使读者丰厚学识
要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的青少年,形势政策教材应阐释好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这门大学问。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世界潮流、时代气息、中国风格的有机统一,具有征服人心、凝聚力量、指引方向的力量和思想魅力。形势政策教材编写应站得高、看得远、挖得深,以学术的态度讲思想讲理论,用经典理论的学理框架去分析问题,辞达理畅、言近旨远,给人解惑、让人“解渴”,以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触动灵魂、引发共鸣,促使学生体会到党的创新理论的强大逻辑和实践伟力,实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正达到让理论掌握读者、让读者掌握理论的目的。
通过讲清世情国情使读者拓宽眼界
当代青少年面临的时代要求是人的全面发展,不能局限于课堂和书本知识,而要“关注世界形势及其发展变化,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的人才,不仅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使命,而且能承担起为世界、为人类作贡献的责任”。
帮助青少年增长见识、拓宽眼界,不仅应该囊括“上下五千年”,更要展现“纵横八万里”。形势政策教材编写应促使丰富立体的时事素材展现“和羹之美”,帮助青少年搭建起从自我小天地走向大世界的桥梁,介绍前沿新知,梳理文化脉络,开展科学普及,洞悉全球大势,让读者看见祖国、看见人民,看见历史、看见未来,看见中国、看见世界,看见责任、看见奋斗。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新时代中国青少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激发他们对于未来的信心和追求,也讲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政治经济安全环境的复杂严峻,迫切需要青年人主动学文化、学技能,不断提升身体素质、精神品格,引导学生更加自信、自强、自律、自尊,形成事事关心、声声入耳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通过培养科学思维使读者明辨是非
形势政策教材编写“既要重视知识的宽度,也要重视学习的深度”,应帮助学生培养独立分析及批判性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为青少年实现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形势政策教材编写应积极回应学生关切,并为学生提供一套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现实的“思想工具包”,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探究板块,引领学生培养科学思维,以启发式设计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引领学生运用理性的眼光、历史的眼光、辩证的眼光、国际的眼光、文化的眼光,把国内的事情同国外情况联系起来看,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看。通过日积月累的培养,增强青少年把握整体、全局和本质的本领,锻炼“洞察时势”的慧眼和“达观天下”的素养。
通过正确价值引领使读者夯实三观
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少年又处在三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三观养成十分重要。教材“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体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教材成为传承优良传统、涵育时代新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有力支点。
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广大青少年持守共同的核心价值取向,实现人生关键时期同向同行,是形势政策教材编写的基础性工程。形势政策教材应聚焦通过讲思想、讲时事解答和处理好青少年“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的思想困惑,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各种落后腐朽思想侵蚀。注重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法治观念、全球意识,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正能量。在表达上注重方法、讲究艺术,从教师爷口吻向知心朋友转化,理解学生、贴近学生,做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以情动人,用诗一般的语言让铁一般的真理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以润物无声的工作达到掷地有声的效果。
(作者单位:时事报告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