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品味浓情端午弘扬传统文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6-26
中国日报社《好好生活·新青年季》栏目第三期《指尖守艺人》。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不仅凝结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已成为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生动案例之一。
在今年端午节媒体推出的相关策划和报道中可以看到,无论是报纸版面,还是新媒体产品,相关策划以文化视野多角度挖掘端午节的内涵,以新闻视角多层次展示端午节的丰富元素,通过特色化、诗意化、故事化等方式的呈现,不仅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还让广大公众在乐享假日的同时,体悟传统民俗,感受文化魅力,更多触发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这些生动的案例也充分说明,媒体积极探索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连接,创新表达方式,通过更好的传播效果,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沿袭节日习俗 涵养家国情怀
中华五千年文明自带流量密码。在端午节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里,民众或是划龙舟、包粽子、挂菖蒲、插艾蒿,或是参加文艺活动、旅游打卡,以传统或时尚的方式,传承人文力量,涵养家国情怀,展现民族文化自信。多家主流媒体通过整版报道、开设专栏以及头版重量级报道等形式持续关注节日期间的各种文化活动,既有烟火气,又有文化味儿、国际范儿。
《人民日报》6月23日在“假日生活”版面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整版展示龙舟竞渡的风采和各地的龙舟风俗。从江西赣州的章江上龙舟在碧波里破浪前行,到广东东莞的女子龙舟队队员在赛后击水庆祝,再到湖南永州道县的幼儿园小朋友兴高采烈地参加趣味“龙舟赛”;从鸟瞰江面龙舟如离弦之箭的盛况,到划手们奋力劈波向前的场面,再到队员们兴奋激动的表情,错落有致的图片搭配鲜活的文字,于象于形,在字里行间展现赛龙舟这项悠久的历史文化活动驶过时间长河,如今依然鲜活无比。
《中国青年报》则耕植特色,聚焦青年,在3版“中青视线”版面上,以“图文+短视频”的方式报道了湾区青年飞桨逐浪,“玩转”古老龙舟。通过报道可以发现,这些踊跃参加龙舟竞渡的年轻人,几乎都不是专业运动员,其中有教师、医生、消防员、厨师、商人……出于对龙舟的爱好走到了一起。而《这些大学生在龙舟竞渡中领悟传承与成长》一文,通过采访多位参加第11届中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暨第2届昆明滇池国际龙舟争霸赛的队员,龙舟比赛中乘风破浪的感觉、团队协作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意志激起了年轻人的热情。千年文化,在岁月洗礼下不断丰富,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血脉。
《解放日报》在6月22日的头版刊发《夏至端午拉手,非遗时尚碰撞》配图报道,记录了申城连番上演的多彩活动,展现了大家对端午节传统习俗的参与感越来越强,参与的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
《浙江日报》则推出《@端午瞬间》栏目,聚焦浙江省内各地欢度端午假期的一个个精彩瞬间。其中《义乌:老外上阵包粽子》一文报道了来自巴基斯坦、以色列、印度等国家的10余名外国友人与5组中国家庭齐聚一堂,沉浸式体验包粽子、投壶、剪纸等传统民俗,感受中华文化之美,约500字的内容不仅写出了“个个玩得不亦乐乎”的现场感,更展现出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希望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节日报道是新闻媒体常见的报道类型之一。不得不说,很多时候媒体在节日报道上同质化现象严重,很多“交作业式”的报道让节日现场陷于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无趣中,无法引发公众的兴趣,那么文化传承的作用更是无从谈起。
从上面的这些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传统节日的报道既要“捉活鱼”,又要肯花心思探究热闹背后的文化根源、社会背景,要有“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历史视野,更要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不竭动力。只要媒体人秉持这样的态度,推出的节日报道既能体现传统文化的赓续,又能展示人文情怀的温暖,为广大公众留下一个充满欢乐和希望的佳节。
展现非遗魅力 赓续文化基因
传世的文物、典籍、非遗技艺等,是中华文明存续流传的载体。吃粽子、插艾草、戴香囊、赛龙舟、荡秋千……人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品读传统文化、度过传统佳节。端午文化里有悬艾草菖蒲、佩香囊等习俗。这些文化活动承载了人们对生命、健康、幸福生活的美好祝福和愿望。
传承好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就要找准它的时代韵脚。《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浏览各大媒体的端午策划时发现,除了关注端午节本身的文化基因,很多媒体还将目光投向了与端午有关的各种文化元素,或深度剖析,或生动介绍,形式多样的策划与表达向读者展示出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名录传统节日的更多“内核”。多角度认识端午节的过程,也是感受传统文化的过程,尤其是一些当地特有的端午元素,让很多人对家乡的习俗也有了新的感触。
最常见的一个端午习俗要数赛龙舟,这个当下火爆“出圈”的端午“必备项目”在中国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州日报》在端午节当天以通版的形式推出“龙船说‘船’说”特别策划,以《龙舟传奇 百年传承》为标题,探秘广东最古老的龙舟制造和维修基地,唤醒了珠三角水乡人平日沉睡着的“龙舟基因”。《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兵分多路,深入迄今已有140多年历史的龙舟制作技艺的广州市番禺区洛浦街上漖村,透过记者的文字让大家关注到,在简陋的厂房中,不仅有“百年老号”,更有传承了六代人的手艺人,以及如扎底骨、制脚旁、上大旁、扎彩盘、钉花旁、钉夹旁、扎龙缆、上油打磨等一连串传统龙舟的制造工序。
《广州日报》的报道团队带大众认识了一群即使在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把“慢工出细活”挂在嘴边,坚持“好的龙船急不来”的匠人,他们在挥汗如雨、木屑纷飞中,一锤一刀手工雕琢着龙舟。特别策划让我们有机会看到龙舟竞速背后的工匠,让我们明白了龙舟制造这项古老技艺的传承需要一代代人的工匠精神。
无独有偶,当端午遇上非遗,会碰撞出怎样的奇妙火花?粽叶飘香之际,中国日报社原创人物故事微纪录栏目《好好生活·新青年季》推出第三期《指尖守艺人》,走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州面人传承人的守艺生活。《新华日报》推出的特别策划“我们的节日·端午”,聚焦独具江苏地方特色的端午民俗。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说明,江苏的端午民俗和端午非遗,仍不断绽放时代光彩。从古至今,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反映在与端午民俗相关的非遗技艺上。文章介绍了一批江苏“手艺人”,用他们独具的匠心和长期的坚守,传承着端午非遗项目,不断为这个古老节日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各媒体深挖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讲述着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文化自信。
构筑共同记忆 丰富展现形式
一个特定文化的形成,其背后一定有诸多元素、符号组成的系统。粽子、龙舟、艾草、彩绳,甚至包括屈原构成端午文化的符号,这些符号共同构建了端午的节日形象,也构筑了人们对端午的共同记忆。如果我们把端午节的历史浓缩到一张报纸上,就会发现变的只是过节的形式,其适应自然、祈福安康、爱国爱家的文化内涵并没有改变。很多媒体也抓住这个本质,借助新媒体手段,讲好中国故事。
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民乐版《端午很忙》,秒回唐朝端午现场。没有手机的古人,端午也很忙。轻松有趣的民乐烘托出一个既热闹又不失文雅的氛围感,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奇妙结合,让人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有那味儿了!”,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表示:“中国风最酷!”
端午节这一天中国人追先怀古,饱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屈原道不尽的哀叹,数千年来引得无数人为其惋惜。光明网推出的叙事解谜类H5产品《何在,端午旧梦记》让网友进入游戏的世界,随着历史的波流解锁一幅幅神秘画卷,逐渐翻开屈原曲折遭遇的始末,通过应对各种挑战,寻找困扰屈原的矛盾,帮助他走出困境,这种出其不意的新媒体产品也正好戳中了很多人的内心。
艾叶幽香、粽子清香。人民日报微信和客户端等新媒体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端午壁纸和海报,哪怕隔着屏幕,似乎也能感受到那沁人心脾的缕缕芬芳。《中国日报》“视觉”推出的“用艺术,品端午”,让读者从古画和当代艺术家的笔下感受千百年来的端午风物,深切体会到时空在变、形式在变,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情感从未改变。
不仅如此,端午节期间各平台充分发挥内容优势和传播优势,通过知识科普、风俗推介、短视频征集、线上趣味比赛、话题讨论、直播互动等形式丰富节日期间群众文化生活,让广大网民度过一个有趣味、有记忆、有意义的传统佳节。快手开展“古今同乐端午风俗展示”活动,集纳古代与现代的端午节风俗习惯,展示传统端午文化的丰富内涵;微博开设“端午知多少”小课堂,与头部媒体共同发起端午节日习俗科普,邀请多领域大V等担任科普员,以视频、图片形式,传播端午节饮食、地域人文风俗等节庆文化。同时上线的还有“端午龙舟赛”互动小游戏,让网民在轻松愉悦中增强对传统风俗的认同感,在春风化雨中传承中华文明基因。
优酷、抖音、快手、百度好看视频等平台围绕“和满京城 奋进九州”主题,开展“‘粽’享端午”“端午·争流——和满京城 奋进九州”等短视频征集活动,邀请网民通过短视频记录分享自己的端午时刻,引导拍客记录吃粽子、赛龙舟等端午风俗习惯,用短视频讲述假日趣事、非遗故事,展现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打造端午多元讨论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