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影之名,续写“京”典华章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5-10

□本报记者 杨雯

京剧电影《四郎探母》剧照。 资料图片

  当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被赋予新载体,借助新媒体手段进行传播,形成“国风浪潮”时,京剧电影的探索之路也行至重要阶段——历经10余年的发展,“京剧电影工程”4部京剧影片《四郎探母》《红楼二尤》《群英会·借东风》《文姬归汉》于4月25日全国上映,这是该文化工程的电影首次全国公映,因此,备受京剧行业与电影业内的热切期待。

  “它有生命力,它是更长线的赓续。20年、50年、100年以后再放这些影片,它仍然是经典,仍然是精品,它让京剧国粹得以存留,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是很有生命力的。”国家京剧院原副院长、“京剧电影工程”艺术指导小组召集人赵书成如是说。


是国粹存续,也是“拾遗补缺”

  说起京剧电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电影《文姬归汉》中蔡文姬的扮演者迟小秋分享了一件憾事: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于1956年拍摄京剧电影《荒山泪》,两年后,程先生千古,《荒山泪》是程派创始人留下的唯一影像,“那个年代他们没有赶上好时候,程先生拍电影《荒山泪》的状态已经不如他巅峰时期,如果说要赶上最好的时代,可能会留下更多影像资料”。

  无疑,“用电影的形式存续京剧艺术”是京剧电影的首要文化使命,同样也是新时代下优越的文化政策给予传统文化的良好机遇,这促成了“京剧电影工程”的启动。但是,在致力于京剧电影拍摄的赵书成看来,拍摄京剧电影的过程,更是对京剧经典剧目的一次“溯源”过程。这些留下来的经典剧目,因为没有严格的文学体系作为标准,在口传心授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误传”,而京剧电影的存续必须严谨,这也赋予了京剧电影另一层面的意义——统一经典剧目中的标准,修正经典剧目中的“瑕疵”,进而推进京剧文化的完善。

  “《四郎探母》中有一句唱腔‘绑在那芭蕉树上’,唱了一两百年了,但是这个故事发生在北方,没有芭蕉树,专家引经据典、追根寻源,从‘八角柱’查到了‘花镖柱’。”赵书成认为,京剧电影拍摄过程的“纠正”很有必要。“京剧电影工程”每拍摄一部,就要找各类专家校正一遍剧本,以至于每拍摄一部电影就会出一本收录该剧目拍摄始末、有着专家详细批注的书,如今已经编撰17本。


是经典传承,也是求新求变

  “用电影的方式打开京剧艺术”并非表面意义上用镜头记录京剧舞台,而是结合电影技术手段,尽可能原汁原味地还原京剧艺术的韵味,这是电影艺术与京剧艺术完美融合的过程。“京剧电影工程”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守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积极探寻京剧艺术以电影维度呈现的手法。

  此次上映的4部京剧影片中,出身京剧世家的导演马崇杰执导了两部。作为京剧电影的资深导演,马崇杰认为,京剧和电影都是通过故事表达所思所想,都属于“视听艺术”,两者有着可供交流的共同性外,也对导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说:“拍京剧电影的导演,不仅要懂电影,更重要的是还要懂京剧、懂戏曲,这样才能在视听语言的思维当中,用镜头把舞台精华表现出来。”守正京剧本色是京剧电影拍摄的前提,“必须对戏曲、对京剧艺术有敬畏之心”。

  同时,马崇杰也从电影艺术的视角出发,不断求新求变,在《四郎探母》的拍摄中,马崇杰首次尝试在拍摄中加入影视特效,从辽国金碧辉煌的萧太后宫殿,到杨四郎千辛万苦回去的宋营,拍摄现场布置了大量的绿色幕布,后期通过特效完成电影中宏大场景的构建。《群英会·借东风》则用特效还原了场景中的江面,让观众更身临其境。

  同样的事也发生在《文姬归汉》剧组,导演夏钢不仅为了还原蔡文姬身处匈奴大漠的场景,特意驾车去内蒙古勘景收集场景素材,还针对故事的核心主题,遵循电影叙事进行了改动。“比如将影片的第一幕从匈奴入侵改成了文姬帐内弹琴,以倒叙的形式展开故事,因为在我看来,《文姬归汉》的戏眼是文姬是否离开孩子回到故土的矛盾内心。”夏钢说道。


是文化跨界,也是“双向奔赴”

  京剧电影拍摄并非一帆风顺,除了技术层面的探究,还有资金、阵容邀请等方面的困难。“每部片子都有着艰辛的历程”,赵书成回忆起曾经的拍摄经历时说道,“往往前期促成参演阵容就得花费大量精力,甚至有的要长达8个月”,庆幸的是为了拍摄好每一部京剧电影,京剧界各单位通力合作,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在大银幕上奉献了精彩的表演,“唯一的武戏《大闹天宫》拍摄时需要大量的武戏演员,这是任何一个院团都无法独立完成的,最后我们从全国14个重点国家京剧院团(校)找到了优秀的30多位翻打武戏演员才完成拍摄,其中孙悟空就找了4个”。

  “京剧电影工程”启动之初就汇集多方力量,无论是梨园行的精锐,还是以电影行业为主的文化界力量、各地方文化单位,都秉承着传承传统文化的初心促成每一部京剧电影的上映,让京剧魅力通过银幕焕发出其历久弥新的光彩。与此同时,电影人也秉承传承之心与京剧人精诚合作,迟小秋说起与《文姬归汉》导演夏钢的合作时表示:“我们的拍摄遵循了舞台程式化表演,因为这是京剧精华,一个水袖花所表述的内容会很多,不能精简,夏钢导演对京剧特别尊重,但是他又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将京剧和电影糅合得恰到好处。”

  区别于京剧世家出身的诸多京剧电影导演,夏钢是电影行业从业近40年的资深导演,凭借优秀的电影作品,曾荣获过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从执导电影故事片到专业的京剧电影,夏钢抱着对京剧艺术的敬畏之心,全身心地去接触京剧、了解京剧,他说:“小时候看梅派京剧,虽然不懂,但很喜欢,后来我拍摄了电视剧《荀慧生》,接触了京剧行业十分出名的孙毓敏、荀皓老师,现在拍摄京剧电影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无论梅派还是荀派,合作下来都很有收获,也十分有意思。”除此之外,此次上映的4部京剧影片在发行上,也是通过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全国上映,中国电影人孜孜不倦地助力京剧电影的放映与宣传,进一步推进了京剧文化的传播,不仅让更多的年轻观众走进影院观赏京剧电影,也成就了一段电影与京剧“双向奔赴”的行业佳话。

  京剧电影的拍摄不仅是一场京剧艺术的传承与接力,还见证着中国戏曲文化与电影文化彼此交融的新面貌,更向广大观众展示着传统文化乘着时代之帆向前发展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