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强国之约,中国电影需要“国际范儿”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5-10

□本报记者 张君成 李婧璇

  今年以来,《流浪地球2》《无名》《满江红》等国产电影相继在北美等市场上映。资料图片

  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电影作为一种跨越国界的艺术形式,已成为连接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的重要桥梁。特别是在当下日益频繁的多元文化交流中,电影在构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已成为促进不同文明交流的文化使者。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电影人以加强电影创作生产能力为基础,不断提升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格局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推出拥有全球视野、彰显人类情怀、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的精品力作。

  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国内外电影人齐聚论坛活动,共同探讨电影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等相关话题,致力推动中国电影国际合作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光影共享:搭建中外沟通桥梁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胡智锋表示,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载体,在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他看来,电影可能是用以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最直观的方式。原因有三:首先,电影直观,让人们直接感受到不同文化;其次,电影生动,观众容易被故事和情感所吸引;再次,电影深入,能够触及人们情感的深处,从而促进文化理解和共鸣。“电影是讲述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故事和增进各民族、各国家之间交流的极佳载体,特别适合深度的文化交流。”

  在国内外文明的相互交流中,电影成为一座桥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认为,电影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在展示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同时也展现了各国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追求和愿景。“这恰恰是电影在文化传播中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原因之一,彰显了电影在强调文化交流与理解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在尹鸿看来,电影中展现出的文化差异并不意味着是认知鸿沟。他以讲述中国故事为例,实际上中国并非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其中包括了传统的中国、近百年来变革的中国,还有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未来中国。因此,电影在呈现文化差异的同时,也在促进文明发展。“观众在观看各国电影时,可以看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民族生活差异以及价值观差异。通过展现多样性,电影让观众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元生活和观念。”

  当前,由于渠道和发行的问题,中国电影在海外电影院想要获得高排片量仍然非常困难。然而,在爱奇艺等互联网平台上,中国电影的观看数量和观看人次却非常高。爱奇艺电影及海外业务事业群总裁杨向华和其团队起初认为观众主要是海外华人,但最后他们发现,绝大部分观众并非华人,而是来自各种族裔的外国人。“这说明国外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兴趣日益浓厚,这源于他们对中国过去几十年快速发展的好奇,对当下中国老百姓生活的好奇,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

  在杨向华看来,电影在国际交流中越来越重要,最关键的是能够让不同国家的观众互相理解和了解,这也是他们在开展国际业务时希望实现的目标和使命。“中国电影在未来的国际交流中有越来越多的空间和机会,但还需要在海外真正掌握自己的渠道,拥有自己的话语权,直接到达终端观众,包括电影院在内,这是我们电影人应该努力的方向。”

文明互鉴:深入了解对方文化

  当下,国内外影人的交流愈发频繁。法国导演兼编剧弗里德里克·奥伯汀认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电影,即使存在语言障碍,人们仍然能够非常好地沟通,因为大家拥有共同的艺术语言,可以了解正在进行的创作。“随着各种沟通工具和设备的发展,电影行业的全球合作将变得更加便捷。我相信,随着中国电影行业的成长,未来会对全球电影拍摄产生巨大影响,并改变电影制作流程。”

  弗里德里克·奥伯汀表示,不仅是中国要向西方学习电影技术,西方也应该学习中国的拍摄手法和思路。“为了实现更多优质合拍作品,双方需要深入了解对方的文化、项目和元素,这是合拍的基础。在进行合拍时,应确保故事能让国际观众了解,并找到一个好的视角来诠释。同时,还要在角色塑造上下功夫,使之成为外国观众喜爱的关注点。”

  弗里德里克·奥伯汀还强调,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方式让故事变得有趣,吸引更多国家和地区的观众,那便实现了合拍的意义。“中国拥有许多才华横溢的导演,也拥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这为合拍项目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美国纪录片导演、制片人金国威表示,无论来自哪一个国家,人们都有一些基本的共同价值观,比如勇气、对大自然的敬畏等。除此以外,合拍双方还需要对彼此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为合拍项目奠定基础。“每个国家和公司可能都有共同的想法,但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来推动这些想法并讲述故事。因此,寻找共同的方向,从不同的文化角度进行沟通和合作,有助于推动合拍项目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合作中,电影人也逐渐培养了自己的国际视野。导演陈思诚认为,在不同国家拍摄电影时,与当地工作人员深入合作几个月甚至大半年的时间,对当地的认知会有翻天覆地的改变,这种理解是游客式的浅尝辄止无法达到的。“出国拍摄时,团队代表着中国影人和中国人的形象,务必展示出专业的电影人风采。虽然中国电影商业化起步较晚,但通过专业性已经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尊重。”

  通过积极参与更多的合拍项目和在海外拍摄,陈思诚希望,让全球观众更多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电影。“观众不仅需要认识到中国电影人的才华,还要领略中国电影的独特魅力。因为对美好、善良、和平的追求是全人类共同的向往,电影工作者应该用自己的力量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让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感受到这份美好与共鸣。”

共情共鸣:运用国际话语体系

  当前,中国电影走出去已成为行业共识,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傅若清认为,从业者应该思考如何运用国际话语体系来讲好中国故事。“只有当我们创作出能够被国际社会认知、认同和引发情感共鸣的优质影片时,才具备了电影走出去的根本基础。这将有助于中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今天,电影已成为国际人文交流的重要传播载体,在舆论生态、媒介格局、传播方式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下,如何讲好电影故事成为十分重要的议题之一。对中国电影人来说,在艺术表达、文化传播等方面都要探讨更加国际化的方式。

  对此,导演、监制黄建新分享了他在英国拍摄电影时遇到的文化差异问题。他表示,在与英国人进行谈判以获取拍摄全片的权利时,遇到了一些困难。他们最初选择英国的原因之一是英国有23%的退税政策。然而,在退税认证过程中,双方在法律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黄建新曾前往伦敦与律师开会,但这位律师的费用高达每小时1.7万英镑,且一次会议需要7个小时。第一次讨论花费100多万元人民币,却没有取得任何成果。最终,在英国电影委员会派来的导演和制片人的协助下,仅仅一个小时后,问题就得到了解决。“这说明每个国家之间存在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态度,需要彼此了解和尊重,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这一点,要多与国内外的同行加强交流探讨。”

  在电影走出去过程中,国际银幕也需要中国面孔。演员李冰冰认为,演员要想进入国际市场,首先要过语言关,其次要保持学习的态度。“我们所处的时代正不断地发展变化,没有一刻是静止不变的。因此,作为演员,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持续学习和提升自己,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进步和变革。拓展自己在演艺事业上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