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绍兴图书馆:
扎根古越文化 打造阅读品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9-16
□本报见习记者 刘振兴
2022年绍兴市全民阅读盛典上,绍兴市“小小书香大使”获奖者上台领奖。
走进绍兴图书馆文化中心新馆,三层楼高的“天书”石刻墙面赫然矗立。墙面整体以古越文化使用过的文字和符号为主,上方的“藏”字和下方的“阅”字共同构成了绍兴图书馆的两大基本功能。墙面右侧印有古越藏书楼的图章样式……据工作人员介绍,绍兴图书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其前身可追溯到绍兴乡贤徐树兰先生于1902年创建的古越藏书楼。随后又经历了绍兴县立图书馆、绍兴县鲁迅图书馆、绍兴市鲁迅图书馆、绍兴图书馆等发展阶段,已有百余年历史。
现绍兴图书馆由文化中心新馆、延安路历史文献馆和古越藏书楼三部分组成,总面积4.6万平方米。其中,绍兴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设计藏书量150万册(件),阅览座位1200余个,可同时容纳4100人借阅,设置办证、咨询处,少儿、幼儿借阅区,成人借阅区,报告厅,专题阅读区,报刊阅览区,数字阅读区和展览厅等功能区域。
首开先河
变一人书为万人书
绍兴图书馆的前身便是古越藏书楼。据绍兴图书馆工作人员王雪峰介绍,受晚清改良思潮影响,绍兴乡贤徐树兰于1897年捐资创办了绍郡中西学堂,聘蔡元培管理学务,徐树兰自任校董,设文学、译学、算学、化学等课,开新式教育风气之先。办学过程中,徐树兰借鉴国外“藏书楼与学堂相辅而行”的经验,独资捐银3万余两,于1902年在绍兴城古贡院内创建了古越藏书楼,将家藏书籍和新购译本、标本、报章以及反映近代科学体系的中外书籍数十类共7万余卷,全部捐入。
徐氏自创办古越藏书楼起便阐明,藏书楼宜“与学堂相辅而行”,为那些“购书既苦于无资,入学又格于定例”的好学之士提供读书学习的机会,应对外开放,服务社会教育和文化事业。藏书楼以存古开新为宗旨,变一人书为万人书,先进的理念使其成为国内外图书馆界公认的中国第一家公共图书馆。在古越藏书楼建成后的10年间,办公共藏书楼、公共图书馆已蔚然成风。
扎根越地
深入开展馆办活动
据工作人员陈梦云介绍,绍兴图书馆至今拥有11个阅读推广品牌,如越州讲坛、走读人文绍兴、阳明文化巡讲巡展等。2018年至2021年共举办品牌活动1162场,年平均290.5场次。
“越州讲坛”由绍兴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市教育局等5家单位主办,绍兴图书馆承办。自2005年举办开始,围绕当地文化特色话题,每年举办各类讲座100场以上。活动以绍兴图书馆为主阵地,同时深入社区、学校、农村、企业、部队等基层,为全市广大群众提供免费的精神大餐,曾被评为省文化系统“优秀讲座品牌”。
“走读人文绍兴”活动,由绍兴图书馆组织策划,旨在探访绍兴历史文化名胜,品读相关名著经典,让读者聆听专家学者的讲解。边走读,边品悟。真正让读者在游中读、读中悟,了解绍兴历史,走进绍兴文化。
“阳明文化巡讲巡展”是推广阳明文化的公益性活动,组建专门的讲师团在全国各地进行巡讲巡展。举办至今,活动已先后走过28个城市,这些城市有北京、沧州、济宁、常州、南通、南京、上海、杭州等大运河沿线城市,也有赣州、贵阳、南昌、吉安、余姚、南宁、漳州、上杭等王阳明之路沿线城市,也有扬州等国内的东亚文化之都城市,参与人数总计近12万人次。
助力“双减”
馆校共建服务品牌
绍兴图书馆在立足未成年人阅读服务的基础上,响应国家倡导的“双减”政策,开展馆校合作示范项目,打造课后服务项目。目前,图书馆已联合绍兴市鲁迅小学、少儿艺校等教学单位,建立校外未成年人阅读活动共建基地。
其中,图书馆开设的树兰书院已经成为绍兴图书馆一个未成年人服务品牌。树兰书院以国学公开课、国学体验课、国学诵读班三大体系,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和越地文化,搭建未成年人课后学习平台。
绍兴图书馆与塔山中心小学合作,在“博雅课堂――周三拓展课程”中开展“小小修复师”拓展课程,围绕汉字起源、拓片小知识、中国印刷史、书法小知识、家谱知识、古籍小知识等主题,展开拓包制作、金石传拓、雕版印刷、古籍修复、线装书制作等互动体验活动,趣味性地传授知识。
此外,绍兴图书馆全新启动“身临史境・走进典籍里的绍兴”历史文化研学游活动,邀请小学生和家长们组成亲子“越史班”,以绍兴历史为脉络,通过研学、走读、分享、演讲、演绎等方式,让学员系统地学习绍兴地方历史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本版照片除供图外,均由本报见习记者刘振兴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