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网络直播话语权需监管与技术并重

作者:李永强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9-16

  话语权,百度定义为:说话的权力。网络话语权,有专家认为其概念具有“网络话语权利”和“网络话语权力”的双重内涵。作为在移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时代走进人们视野的新生事物,网络话语权的形成、失范和博弈都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显现。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传统媒体需“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其与网络直播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常态。本文以传统媒体人的视角,从当下最火的网络直播入手,以网络直播的兴起、发展、缺陷、改革,对网络时代下的话语权进行审视和探究,以加快传统媒体的融合脚步。

  一、形成:网络直播的兴起及发展

  网络直播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那个时候的直播只是单纯的文字、图片加音视频的传播。话语权的形成有一个过程,话语即说话、言论之意,是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人们通过话语来表述自我,表达个体思想。网络直播技术的诞生和直播业的迅猛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驱同性地钟情于这种新型的极具时代特色的传播媒介,并在此进行无拘无束地自我表达和其所认同的文化形态的创新,而这种表达和创新逐渐有一定的、隐形的权利和权力渗透其中。

  网络直播发展到今天已转变成更高级的实时影像形态,其内容与方式多种多样。就其形式而言,基本上可以分为个人直播和事件直播。个人直播是时下最流行的直播方式,而事件直播则往往被传统媒体所青睐。网络直播与传统媒体相比较,继承了媒体固有的速度快、范围广和影响大等特点,同时又具有极强的即时性和互动性。这种即时性和互动性具有多向性和互向性特点,不仅仅局限于直播者跟网友之间的互动,同时关注某一直播话题的网友之间也可以就某个观点展开讨论,而这样的互动性在传统媒体是无法实现的。由于其互动性强,很多人将网络直播当作一个“发声”平台,以年轻人为主力的网络直播群体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直播功能的多样化,已逐渐发展、覆盖到无年龄、无职业界限的网络直播大军,而网络直播的日渐成熟也意味着网络话语权的快速发展。

  二、失范:网络直播的问题与缺陷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各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势态良好,但直播业的发展尚未成熟,因此存在很多问题。从大环境来看,一方面,科技巨头投入巨资引发泡沫热潮,网络直播平台上的数据造假现象频频发生;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主播通过直播不雅行为赚钱的行为经常发生。就目前来讲,直播业的主要问题如下:

  1.平台的用户等级导致话语权的不平等

  虽然网络直播放低了很多权限,表面上为人们提供了平等交流的机会,但是,这种平等并不是绝对的。网络直播只是一个平台,它为人们提供了施展话语权的权利,但是并不一定所有的发声者的话语都可以被听到,真正能够表达话语权的人很少。网络弱势群体被动跟随大众的舆论方向,言论影响力很小,几乎没有话语权。

  2.虚假数据导致话语权不具参考性

  随着大众参与,直播带货在我国方兴未艾,直播带货产业链的数据造假也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2020年6月,浙江金华市场监管部门就查处了一起通过刷单为直播带货数据造假的案例。当事人通过技术手段为电商平台直播虚增涨粉、评论数、点赞数等,这样的案例在其他形式的直播中也不乏存在。而数据造假的背后,自然是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这样的数据并不具有参考价值,却非常具有蒙蔽性和诱惑力。

  3.直播频现乱象导致话语权失范

  网络直播为信息发布者提供了平台和场所,也给话语权失范制造了机会和可能。无论在网络直播发展的早期阶段还是蓬勃发展的现在,因内容违规而被大众所关注,被相关部门多次公开点名批评的不在少数,而这些不守规矩的直播平台也因此付出代价。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今天,大众利益需求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显而易见,在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下,不同社会思潮下的话语观点也带来了网络失范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社会舆论的走向,严重威胁社会意识形态安全,加剧了社会矛盾。

  三、博弈:网络直播的规制与改进

  近年来,为了净化网络生态,规范直播行为,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如对主播的实名制审核等。同时,对直播平台的自律要求加以规范,提高标准,国家监管和自身审查并重,直播才能健康有序发展。

  1.国家监管和技术层面双管齐下

  相关部门要做好调研,进一步颁布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规范话语体系,维护话语安全,保障话语秩序,引导话语权健康发展。要注重从技术层面入手,加大技术治理的规范化,让技术为正确的话语方向服务。互联网为民意的表达拓展了空间,使得话语权更加平等化和大众化,但滥用话语权、制造虚假舆论等现象也充斥其中,因此需要国家监管和技术层面双管齐下,促进话语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2.提高民众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

  对于网民而言,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制责任意识,自觉遵守话语权规则,同时要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不信谣,不传谣,做遵纪守法的话语者。其次,要加强自我修养和道德自律意识,增强自身理性的道德判断力,注重道德自律,自觉遵守话语权的道德准则。最后,相关部门以及单位、社会各方面力量要联手,对直播平台、从业者、单位员工加强网络知识培训、网络法规培训,增强话语者的素质,更好地适应网络话语社会的要求。

  (作者单位:山西法制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