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回声》出版背后的故事――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 讲好美丽中国故事

作者:李美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9-16

  □本报记者 李美霖

  描绘山河之美,抒写家国之爱。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秘境回声》入选中宣部出版局发布的7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好书荐读活动书单。

  “一声响亮而悠长的猿啼声像清脆悦耳的鸟鸣似地响了起来。阿钛忽地一下站起来,嘴里含着椰子糕,一动不动地侧耳倾听。如果第一次听见这啼鸣声,很多人会误以为是鸟叫声。但对阿钛来说,这声音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这段清新、童趣的描写正是《秘境回声》中的内容。

  近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到该书责编丁子涵,分享出版背后的故事。

  紧扣时代脉搏挖掘精品选题

  2021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以视频方式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时指出,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

  大象出版社以此为契机,迅速行动、精心策划,以第一批国家公园为题材,每个公园一册,邀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徐鲁担任主编,5位优秀的青年作家欣然加盟,共同完成一套优秀原创儿童生态科普文学作品。

  丁子涵告诉记者,“我的国家公园丛书”在展现中国国家公园多重魅力、生灵世界勃勃生机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同时,希望通过精彩故事帮助青少年从小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培养其热爱祖国、心系文明的情怀。《秘境回声》是该丛书的第一本,其余4本将于近期出版。

  文字插图封面高质量呈现

  回顾《秘境回声》的出版,从作者的选择到与作者的沟通,从三审三校到质检,从插画师的遴选到插画细节的美化,从美编对设计细节的打磨到排版印刷,从宣传活动的策划到营销发行的全程参与……这是团队的力量,是对好书品质的矢志不渝的追求和严苛的质量把握。

  在内容质量方面,涉及国家公园相关的内容不能有知识性、科学性错误,图书需要专家的指导,对此《秘境回声》编辑团队联系上国家林草局,获得了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唐小平和生态学博士、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规划专班成员许新桥的大力支持。唐小平应邀出任丛书总顾问,许新桥则负责丛书的审稿工作。

  在遴选插画师环节,第一批试画稿发过来后不甚满意,于是编辑团队再次动用身边资源各方寻找,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稻荷前的作品。“稻荷前平时档期很满,他比较挑作品。听说他最近对画树和自然风景很感兴趣,这与我们的丛书刚好契合,所以我就基于此与他沟通。在逐渐深入地沟通中,他觉得我们这套书选题很好,最终决定把手中的另一项目延期,先来参与我们这套书的试画。”丁子涵告诉记者,新一批试画稿发过来后,编辑团队邀请美编、发行、营销等部门人员一起进行集体讨论,不出所料,大家一致选定稻荷前的试画作品,他的插画让这本书有了更加完美的呈现。

  为了保证质感,编辑团队选择了纯手绘插图,排版设计时没有分层文件,美编在调整每个细节时都耗时费力,但从书的页眉到每幅插图的位置,插图里面人、景、物的大小比例等都经过反复斟酌,封面更是做了近10个方案,最终才定稿。

  将自然教育融入文学表达

  提起该书最大的特色、亮点,丁子涵表示,《秘境回声》写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成果,是第一部以儿童文学的形式描绘中国国家公园的作品,在主题鲜明的基础上兼顾了选题的重大性和独特性。

  该书作者邓西生活在五指山脚下,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她用充满童心和想象力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守护雨林、保护海南长臂猿的精彩故事,整部小说文字清新、情感细腻、描绘生动,给人以强烈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对青少年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有很大帮助,在艺术精湛的基础上兼顾了内容的启迪性和可读性。

  海南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在《秘境回声》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示。邓西生动翔实地描绘了海南热带雨林的自然风貌,变幻莫测的雨林气候,黎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风情以及雨林里各种动植物的科普知识等,内容丰富多彩。所以,这同样是一本开展生态科普教育的好书,在知识丰富的基础上兼顾了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秘境回声》出版后,大象出版社积极加大融媒传播力度,举办了线上《秘境回声》新书分享会,专家表示,《秘境回声》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以儿童视角和诗意语言,将自然教育融入文学作品,反映了美丽中国、和谐家园的大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