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快递包装迎来拐点

作者:郐律

  近年来,我国快递业迅猛发展,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早早突破1000亿件,比2024年达到千亿件提前了35天。海量的快递业务,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方便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但其带来的快递包装物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等问题,就成为快递业绿色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履行中国快递协会行业自律职责,落实《快递暂行条例》和《快递包装重金属与特定物质限量》《限制快递过度包装要求》国家标准,中国快递协会绿色环保专业委员会近期组织14家品牌快递企业代表共同签署《快递包装绿色环保自律公约》,共同推进快递包装绿色治理。

  绿色任务更显突出

  今年对快递包装业绿色环保工作来说是一个关键时点。既要完成国家提出的目标任务,也要保证“十四五”规划完成验收、“十五五”规划编制开启,更要认真研究、贯彻落实6月1日起施行的《快递暂行条例》。全行业面临的绿色发展任务更显突出、更加繁重。

  截至今年底,快递包装领域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于2020年1月16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25年底,全国范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

  二是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11月30日转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意见的通知》指出,到2025年,快递包装领域全面建立与绿色理念相适应的法律、标准和政策体系,形成贯穿快递包装生产、使用、回收、处置全链条的治理长效机制;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1000万个,包装减量和绿色循环的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快递包装基本实现绿色转型。

  三是国家发展改革委2021年7月1日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1000万个。

  四是国家邮政局2021年12月31日印发的《“十四五”邮政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底,邮政业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初步形成,快递包装减量化、标准化、循环化水平明显提升,运输装备清洁低碳化、发展模式集约高效化基本实现……基本实现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模式……

  五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邮政局等八部门于2023年11月23日印发的《深入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行动方案》中明确,到2025年底,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全面建立,禁止使用有毒有害快递包装要求全面落实……大型品牌电商企业快递过度包装现象明显改善,在电商行业培育遴选一批电商快递减量化典型,同城快递使用可循环快递包装比例达到10%,旧纸箱重复利用规模进一步扩大,快递包装基本实现绿色转型。

  巩固扩大试点成效

  面对日益严格的法规要求和国家标准《限制快递过度包装要求》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实施的压力,推动行业形成合力至关重要。为此,中国快递协会绿色环保专业委员会组织中国邮政、顺丰速运、中通快递、圆通快递等14家国内主要品牌快递企业的代表,共同签署了《快递包装绿色环保自律公约》。

  《快递包装绿色环保自律公约》提出了各快递企业需遵守的“十条”,其中包括严格遵守《快递包装重金属与特定物质限量》国家标准,杜绝生产、采购、使用有毒有害快递包装;积极推进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优先采购、使用经过绿色产品认证的快递包装产品;遵守《限制快递过度包装要求》国家标准,使用减量化包装,减少快递包装层数和封箱胶带使用量;优化快递包装方式和包装结构设计,节约使用包装物;开展科技创新,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研发、生产绿色环保快递包装;等等。

  在此之中,各公约成员单位都承诺积极推动绿色转型,不仅完善内部操作规范和回收制度,更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快递绿色包装“五进”活动,即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等方式,引导公众使用绿色包装、培养绿色消费理念,为强制性国标的顺利实施和全社会环保意识提升营造良好氛围。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家邮政局、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门协同推动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中,中国邮政集团、顺丰速运、申通快递等6家企业先行开展试点,顺丰的可循环包装“回收回寄”模式创新实践、上海韵达的高端文件可循环项目等4家企业的6个项目适宜推广。在此基础上,快递包装企业应积极推广应用可循环包装,结合实际巩固扩大试点成效,不断扩大应用场景、范围、数量,并积极创新可循环快递包装技术和路径,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衡发展。

数字报|客户端|网站

Copyright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京ICP备2024089961号-2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