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古建 文化焕新彩

  近日,“旧书新知·读书报国”古旧书市在北京报国寺三殿平台正式启幕。本届报国寺古旧书市汇聚了近百家中外展商、300余个特色展位,集中呈现逾万册古籍文献珍品,其中不乏宋元明清历代典籍善本及孤本秘藏,吸引了众多古旧书籍爱好者“寻宝”。

  “旧书新知”是北京著名的文化品牌,这次“旧书+古建”的组合,又为广大读者带来了新体验。古建是凝固的历史,旧书是流传的文化,二者不仅在基因上互配,又在视觉上相得益彰,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旧书+古建”带来的不只是文化增量,还有“旧旧得新”的别样活力。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为北京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迹。其中很多就在寻常的胡同街巷里,但保护却是“铁将军把门”。从实践经验来看,合理的开发利用,往往能让古建焕发新生,“书香北京”建设恰好为其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就拿万松老人塔和环绕它的小院来说,这里一度大门紧闭,砖读空间的诞生为小院带来新的生机。古塔赋予这个空间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悠悠书香也为古塔增添了更多魅力,慕名前来者络绎不绝。看“小院终于找到了最契合的来客”。

  书是文化的支点,也撬动着城市文化建设的新可能。近两年,地坛书市爆火,联动附近的雍和宫、孔庙、国子监、五道营胡同,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围绕书市来一场City Walk(城市漫步)。再结合“旧书+古建”的探索,我们不难发现,“图书+”的想象空间还很大。充分结合北京丰厚且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转型升级,城市文化建设就能事半功倍。

  (3月18日 《人民日报》 晁星)

数字报|客户端|网站

Copyright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京ICP备2024089961号-2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