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壮字古籍数字化实验室在南宁成立

  本报讯 (记者闫松)10月29日,中华古壮字古籍数字化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在广西教育出版社揭牌成立,标志着全国首个古壮字古籍数字化实验室正式运行。

  该实验室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共同发起成立,致力于研究制定《古壮字文字编码标准》《古壮字文本数字化标准》等古壮字团体标准,同时探索人工智能、数字人、大数据及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数字技术在古壮字古籍挖掘、整理、研究、出版、数字化及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应用。

  广西教育出版社负责人介绍,实验室目前已取得了六个方面阶段性成果,为下一步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已建设“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出版平台”,具备丰富的数字化建设经验及资源基础;二是已完成“那蛙古壮字输入法”开发,实现了古壮字的在线输入及显示;三是已完成“那蛙民族古籍智能编辑校对平台”开发,实现了古壮字古籍的智能化整理应用;四是已建设“古壮字古籍整理与出版人才信息系统”,实现了古壮字相关人才的精准匹配;五是“广西古籍文库”图书品牌多个项目入选国家规划,为古壮字古籍的出版提供项目支撑;六是已组建起古壮字古籍人才队伍,为实验室相关研究提供了人才保障。未来,实验室将汇聚各方合力,深入推进古壮字古籍数字化研究,让少数民族古籍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

数字报|客户端|网站

Copyright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京ICP备2024089961号-2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