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大社集合一批敢想敢做青年成员,推选投放专业原创书单,实现新媒体全面开花——

“青年书单”多元化探索主业延伸开发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5-23

□本报记者 张君成

  编辑兼职有声主播,用声音传递知识与希望;服务部门的青年成为了产品经理,为广大青年甄选优质好书;设计师跨界发行人员,致力于让更多的好书到达读者手中……这不是电视剧,而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创新创业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真实情况。2020年广西师大社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部署,该工程通过资金、政策等方式,鼓励员工创新创业,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发扬新技术、新媒体优势,进一步激发集团广大员工的潜能,探索集团发展新可能。

  作为该工程孵化的优质项目,公益创业型读书品牌“青年书单”以“专注阅读,成为有趣、有智、有爱的知书青年”为理念,着力开发特色化的文化研学课程,推选专业原创的“青年书单”,为广大读者提供丰富的文化研学活动和优质的图书信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其所搭建的新媒体发行渠道微店已实现营收,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青年书单”项目负责人黄安然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融合发展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在聚焦出版主业的同时,如何结合主业特色,多元化探索延伸文化产品的开发与运营是需要持续探索和实践的。

多元探索内部孵化激发创新活力

  据黄安然介绍,“青年书单”集编辑、营销、发行于一体,以新媒体为主要载体,采用“线上+线下”“图文+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基于专业出版团队对图书的调查与研究,为青年人从茫茫书海中挑选出适合青年阅读的优质图书,定期发布精选书单,用影像分享好书资讯,全方位为青年创造文艺生活。

  在目标群体和内容方面,“青年书单”以团员青年为目标群体,围绕精神层面、生存技能、知识结构等层面提供选题,形成适合、吸引青年的书单产品。

  黄安然告诉记者,项目现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选题机制,即根据每月书单主题——邀请荐书人——提交选题计划——召开选题会讨论——产品维护与深度开发。荐书人从社内到社外,从普通编辑到名师大咖,极具特色的荐书人推荐语逐渐形成品牌特色:“项目组严把选题关口,于每月第二周周四召开内部选题讨论会暨生产例会,讨论下一个月的书单选题,保证书单供给及选题质量。”

  “青年书单”内部孵化离不开广西师大社多年来在主业的多元路径探索。近年来,广西师大社在知识服务领域推出了诸多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产品,也推出了实体书店品牌“独秀书房”。黄安然表示,从这些阅读产品类型的丰富性而言,适时推出一个聚焦青年阅读与青年创作的主题书单及其延伸产品,可以成为广西师大社又一个具有一定创新性的阅读产品:“与此同时‘青年书单’可以促进社内的图书销售,为集团图书出版主业积蓄发展势能。成为一个多元化可持续经营的业务产品。其次‘青年书单’产品的内容延展性强,有一定的经营空间和商业模式的开发潜力,可以作为多元化可持续经营的探索与尝试。”

  在另一个层面,黄安然认为“青年书单”可以成为一个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的数据产品:通过收集用户的购买信息、阅读习惯、浏览信息、分销信息等,建立用户数据库,让广西师大社直接接触用户并获取第一手数据,为公众号及出版后的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提供数据支撑,促进出版高质量发展。

双平台作用相辅实现新媒体双效统一

  目前各大出版单位都在探索新媒体发展路径,而内部孵化的“青年书单”集合了广西师大社一批敢想敢做的青年成员,他们针对核心平台的不同属性,着眼于双平台的不同定位,项目组将书单产品分别制作成公众号书单和小红书阅读笔记两种内容形式,分类投放推广,实现了主要新媒体全面开花:“公众号书单作为核心产品,每周固定更新,按照不同主题为读者推送好书;小红书阅读笔记以图文推广为主,为书单产品拍摄实拍图,用主流的视频新媒体的形式传播,争取更多喜爱文化学习内容的稳定受众。”

  新媒体的内容不仅局限在图文,团队也有步骤发力短视频渠道:其以小红书或视频号为突破口,开发视频读书笔记栏目;并招募一批有一定学识涵养、镜头感强的主播和编辑专家,打造讲述读书心得、分享选书经验、谈论学习方法的短视频节目,将选题内容拓宽至阅读学习范畴,突出项目营销亮点,扩大书单的传播力和美誉度。

  同时为进一步加大各平台账号的运营投入力度,“青年书单”还尝试与各平台KOL 开展分销活动,力争形成“官方+ KOL+自平台”全方位的产品覆盖格局:“我们积极选择合适的节点和时机,与外部机构、个人开展跨界合作,提升青年书单品牌的下沉影响力。”

  获得影响力的同时,“青年书单”团队也在寻找合适的盈利模式,以支撑未来发展。项目组深入熟悉市场区域,充分市场调研,了解青年阅读现状,掌握目标群体需求,开辟线上、线下发行渠道。据悉,在特殊渠道和群体客户征订方面,“青年书单”已与相关单位协商洽谈,并形成初步图书采购计划。“此外项目组围绕书单Logo设计生产手提袋、笔记本、徽章、书签等多种文创产品,不断丰富品牌内涵,并在微店、独秀书房实体店进行销售,实现了‘青年书单’周边产品的多点延伸。”黄安然说。

巩固项目体系建设保证“青年书单”双效增长

  对于未来规划,黄安然认为,保证“青年书单”稳定输出是关键:“这就需要巩固项目体系建设,进一步协调产品组、营销组、发行组的工作机制,完善内部运营制度,形成‘生产—运营—销售—反馈’的有机闭环,使项目整体工作既能高效运作、稳定出品,又能及时纠偏,保持团队活力。”

  此外提高产品质量,不断丰富内容形式是保证“青年书单”活力的关键。对此黄安然表示,将持续建立“社内+社外”的选题推荐团队,不断储备推荐人员,加强推荐人及选题把关,提高产品质量,“除现有书单形式外,增加编辑手记、读书笔记、书评等内容作为特色专题。”

  在双效统一方面,黄安然介绍,“青年书单”会加大线下发行力度,促进项目双效增长:在线下发行上下功夫,注重与国家机关、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党(团)组织建立良好关系,向相关组织推荐书单产品,以达到较大数量的征订。“我们也会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文化服务工作,邀约相关专家或教授一起共读书单,以增强书单的可读性、适用性,让读者有更强的购买欲望,促进项目的双效增长。”